【摘 要】
:
本研究通过对60个玉米发育不同时期和组织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到了218个在种子组织中(25个种子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的转录因子基因。基于表达谱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候选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到了4116个在玉米种子发育阶段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的基因。其中有2708个属于结构基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60个玉米发育不同时期和组织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到了218个在种子组织中(25个种子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的转录因子基因。基于表达谱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候选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到了4116个在玉米种子发育阶段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的基因。其中有2708个属于结构基因,218个为转录因子,还有1190个基因没有注释。表达分析显示,其中712个基因在胚乳中显著高表
其他文献
通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拓宽油菜种质资源,对于促进油菜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在近20多年来,通过人工合成和选育,育成了一批甘蓝型油菜新品系,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良农艺性状,包括雄性不育、抗(耐)病毒病、高抗菌核病、长果、矮秆、白花、大粒、黄籽、多分枝等特异类型。本文选取了96份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25份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共121份实验材料。对重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观察和
川渝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当地人民在栽培过程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诸多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系)。深入了解这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有助于减少育种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而RAPD和ISSR标记技术能够直接从DNA水平反映材料间的遗传差异,不受组织类别、发育时期及环境影响,已被广泛应用于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本研究选取涵盖川渝地区选育的34份品种(系)为材料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起源于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饮料作物之一。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茶树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和遗传连锁作图。本论文主要从SSR标记开发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两个角度继续推进这一方向的研究,以期加快茶树上QTL定位和标记辅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拥有丰富的野生茶树资源,这些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育种和开发利用价值。四川古蔺牛皮茶和古蔺黄荆茶原产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椒子沟N28°0.4E105°48.2、海拔900-1100m的亚热带山林中,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经过形态学的初步鉴定,古蔺牛皮茶和古蔺黄荆茶树型为灌木、小乔木或乔木,树姿开张或半开张,叶椭圆或长椭圆形等,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态性特征。本课题通过对
间套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技术,而遮阴限制间套作大豆产量,且间作和套作大豆受遮阴的生育时期不同。为明确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2010—2012年分别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对桂夏2号、南豆12、南冬抗22、E61和C103遮阴处理,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时期遮阴的形态产量效应。前期遮阴(VER1和VER2)对主茎长、主茎长/茎粗等主茎形态性状
本试验于2011~2012年在四川郫县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以代表性杂交稻组合F优498为材料,研究了同一施氮量条件下,不同穗肥追氮比例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形成、籽粒生长的生理机制与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穗肥追氮比例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前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追氮比例增加而减小,而后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则随着
玉米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不育化制种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1996年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将川单9号玉米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从中发现一份雄性不育材料,研究表明,不育性状是受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控制。前期研究以S37为父本同核不育材料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定位群体,将核不育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3.06位点umc2076和umc167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7cM和4.4cM。本实验以核
近年来,玉米-大豆套作种植迅速发展,它充分利用了光、热、水、肥等资源,提高了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大豆总体产量,对缓解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套作大豆在玉米生育后期种植,高秆作物的荫蔽作用导致大豆营养生长受阻,使大豆品质形成受到影响。前人对套作大豆品质的研究局限在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上,对套作大豆的贮藏蛋白亚基、氨基酸、脂肪酸积累特征及其营养价值评价尚未研究,且机理未明。因此,本研究在201
干旱是制约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的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具有抗旱性较好且产量高的株系,高效率地发现并定位影响抗旱性的QTL,为水稻抗旱QTL的精细定位、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遗传网络的构建奠定一定的基础。材料通过选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籼稻品种黄华占为轮回亲本,两个水稻品种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两个群体。对正常灌溉、干旱胁迫条件下的亲本和株系的单株产量及抽穗期、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但是,水稻也是很多昆虫的宿主,各种昆虫的危害不但造成水稻产量大大降低,还因为直接(如造成水稻营养不良)和间接(如为了防治害虫施用大量有害化学农药)的危害而造成水稻稻米品质的降低。危害水稻的害虫有很多种,包括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苞虫等。其中在我国,水稻螟虫更是上升为头号水稻害虫[3],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防治水稻虫害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