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湖南首次报道根肿病以来,该病危害愈发严重,尤其对白菜和红菜品种。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防治难度大。因此,新的抗性品种和抗性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及其他防控技术的研究是该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湖南现有栽培的十字花科作物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分析了白菜接种病原菌后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开展了防治红菜苔根肿病杀菌剂的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温室和组培室内人工接种鉴定3种方法,对106份十字花科品种(含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各1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04个供试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经3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的品种有10个,即白梗白叶、矮脚小白菜、白玫瑰、早白菜苔Ⅳ、油青甜菜心、早熟白菜苔Ⅲ、德高富贵、秋绿60、中箕青菜、汕头甜白菜,占参试品种的9.6%;抗病的有7个,占6.7%;耐病的品种有3个,占2.9%;感病的品种有38个,占36.5%;其余46个品种在3种鉴定方法抗感表现不一致或尚不确定。2、以3种对根肿病抗性不同的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测定白菜根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AT. PAL、SOD活性变化率表现为抗病品种(抗病品种白梗白叶,耐病品种早白菜苔)高于感病品种(黄金小白菜);POD活性峰值出现抗病品种早于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率为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增长快,且有两个峰值。3、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红菜苔根肿病的温室盆栽和田间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下,播前5天泼浇、2叶1心期灌根处理2次,除敌克松外的7种杀菌剂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防治效果高低顺序为甲霜灵锰锌>丙森锌>氰霜唑>百菌清>氟啶胺>五氯硝基苯>氟菌·霜霉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下,播前5天泼浇、移栽定植时和栽后15天灌根处理3次,氟啶胺、氰霜唑、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及丙森锌在苗期和成株期的防效均达65%以上。基于室内外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氰霜唑、百菌清可用于防治红菜苔根肿病,氟啶胺、甲霜灵锰锌及丙森锌防治效果虽佳,但由于药害严重,建议这3种杀菌剂不用于防治红菜苔根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