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鸢乌贼繁殖策略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资源量巨大、渔获产量非常可观。该种类具有生长速率快、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的特点。鸢乌贼在中上层水域的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海洋食物网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既是浮游动物、灯笼鱼科种类等众多有机生物的捕食者,同时也是多种海洋捕食者的食物,诸如鱿鱼、鱼类、鲨鱼、鲸鱼和海鸟等。同时,由于资源丰度较高,鸢乌贼正逐步成为重要的渔业物种之一。南海海域的鸢乌贼已成为该海域大型灯光罩网船的主要渔获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南海鸢乌贼的年龄生长、繁殖和资源评估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群体的渔业生物学已达成初步认识,然而对其繁殖特性的研究仍停留在性腺指数分析和混合群体的繁殖力分析等初级阶段,对不同群体的繁殖特性尚需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了解和掌握鸢乌贼不同群体的产卵模式、繁殖投入规律及其性腺发育指数等内容,有助于认识其在南海生态系统中的繁殖策略适应性和群体差异化繁殖策略,为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根据南海灯光罩网船于2012年9-12月、2013年3-5月2017年和2018年6-7月在南海作业期间获取的鸢乌贼样本,根据其繁殖指标、繁殖力、组织重量、组织能量等,结合同位素定量分析技术对南海鸢乌贼开展繁殖策略研究:利用模型拟合、形态学、残差分析方法对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繁殖特性与体征生长进行了研究;基于雌性个体卵巢、输卵管中的卵细胞数目和雄性个体精荚囊中的精荚数,定量分析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分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等指数和雄性个体分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等指数,进而确定鸢乌贼的排卵和排精模式;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法,测定南海鸢乌贼个体肌肉、性腺等组织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这些组织的能量积累过程及其随着性腺发育的变化规律,初步量化这些个体的生殖投入,以期探讨繁殖期间盈余能量的分配方式,在组织能量测定基础上,结合繁殖力数据,计算分析雌性个体整个繁殖期间的繁殖投入;通过分析组织质量-胴长的残差、各肌肉组织能量积累-胴长的残差以及同位素成分,对肌肉、性腺、消化腺等组织的质量体征和同位素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判别性腺组织发育的能量来源,对生殖投入进行溯源。主要研究结果有:(1)繁殖特性: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生长模式均为异速生长,未成熟个体体质量与胴长关系式的系数小于成熟个体,而指数则大于成熟个体。中型群雌雄性个体数量相近,微型群则以雌性个体数量为多。南海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繁殖特性存在群体特异性。随着性腺发育,中型群雌雄比例逐步减小,而微型群雌雄比例逐步增大;两个型群个体的性腺指数逐渐增大;在每个采样月份里两个型群中成熟个体均有发现但其数量因季节性变化而不同。中型群雌性个体性腺指数、数量占比、成熟个体数量在12月时达到最大值,而微型群则在4月达到最大值。两个型群个体的肌肉和性腺等组织质量特征均在性腺成熟期趋好。随着性腺发育,两个型群的个体均增加摄食强度。(2)雌性繁殖力和产卵模式:中型群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为1076~220332 cell,其中卵巢卵母细胞占比63~100%;相对繁殖力为8.47~789.72 cell/g,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为0.03~0.17。微型群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为(1218~32843)cell,卵巢卵母细胞数范围为(1178~30397)cell,输卵管成熟卵子数范围为(113~2904)cell。相对繁殖力为(48.93~842.12)cell/g,总体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为(0.012~0.083)。两个群体的潜在繁殖力、相对繁殖力与胴长、体重、缠卵腺长之间为正相关。中型群雌性的分批繁殖力为(15086~46711)cell,平均产卵批次为(6.19±1.90);微型群雌性个体的分批繁殖力为(1895~2904)cell,产卵批次为(6~15)。中型群和微型群卵巢卵母细胞的卵径大小分别为0.05~1.06 mm和0.17~0.99 mm,均呈单峰值区间分布,但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的卵径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个体的繁殖力较高且与个体的生长发育显著相关,成熟卵子较小,产卵活动为分批次进行。(3)中型群雄性繁殖力和排精模式:中型群雄性个体精荚囊的长度为22~124mm,精荚囊重量为0.03~3.07 g,两者呈幂函数关系,且均随着性腺发育而逐步增大。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和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33±21.64)mm和(1.57±1.07)g。有效繁殖力为1~144条,胴长相对有效繁殖力为0.02~1.62条/mm。随着个体生长发育,有效繁殖力在Ⅵ期达到最大值,相对有效繁殖力则在Ⅵ~Ⅶ期时趋于稳定。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相对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精荚长度为4.79~36.60 mm,精荚重量为0.000 2~0.020 0 g,两者符合幂函数关系,且均在Ⅵ期达到最大值。同时,精荚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体重均呈现线性函数关系。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个体的精荚囊、精荚和有效繁殖力均随着性腺发育而不断增大,且三者均与个体胴长、体重呈现显著的函数关系,排精活动分批次进行。(4)组织能量投入与分配:鸢乌贼个体的各肌肉、性腺组织之间的能量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型群相同组织的能量密度较微型群为高。随着性腺发育,中型群雌性个体的胴体组织、中型群雄性个体的胴体和精荚复合体两组织的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微型群除缠卵腺组织外,各组织的能量积累均随性腺发育增加显著。雌性个体各组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微型群各组织在Ⅴ~Ⅵ期仍有较大增长,但中型群则仅有性腺组织存在较大增长;中型群雄性各组织在Ⅶ期时达到最大值,微型群雄性的足腕和精巢组织在Ⅵ期达到最大值,胴体、尾鳍和精荚复合体组织则在性腺成熟度Ⅶ期时达到最大值。同一性腺成熟度等级,肌肉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较高,性腺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相对较低。雌性个体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增长显著;雄性个体,微型群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在Ⅰ~Ⅴ期增长较快,在Ⅵ期~Ⅶ期趋于稳定,中型群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在Ⅰ~Ⅵ期增长较快,在Ⅵ期~Ⅶ期下降显著。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是能量积累的最大单元,性腺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增加显著。肌肉和性腺组织的组织能量密度、组织能量积累和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存在群体和雌雄差异性。当卵巢卵母细胞全部成熟时,中型群卵母细胞的潜在繁殖投入能量为370.18±212.67kj,而微型群卵母细胞的潜在繁殖投入能量为125.82±46.43kj;中型群总体繁殖投入能量为400.98±222.65kj,而微型群总体繁殖投入能量为132.56±46.94kj。两个群体不仅在绝对繁殖投入能量上相差巨大,而且在胴长相对潜在生殖投入能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微型群的体型小于中型群,但微型群在未来的繁殖投入较中型群相对较高。(5)繁殖投入模式:雌性个体净重、生殖系统重和消化腺重的增长率大于雄性,中型群个体各部分重量的增长率大于微型群。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重量-胴长的残差均值在性未成熟期到性腺成熟阶段均呈现下降趋势,然后在排精期呈现增加的趋势。雌性个体的性腺组织体征均随着性腺发育而逐步改善。生殖系统重量-胴长残差与消化腺重量-胴长、净重-胴长残差值均呈正相关,表明两个群体雌雄性的生殖投入类型主要为外源性。性腺发育过程中,中型群和微型群的摄食状况良好。中型群的消化腺、胴体和卵巢组织的δ13C和δ15N均值均大于微型群。随着个体的性腺发育,两个群体雌性个体各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中型群和微型群性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的分布与消化腺组织存在部分重叠,而与肌肉组织可以明显区别开来,表明这卵巢和消化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分布更为相近。进一步的ANOSIM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两个群体卵巢和消化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相似性更高,其中微型群更为明显。性腺组织能量-胴长残差(Ti EGo-ML residual)与肌肉组织能量-胴长残差(Ti EMa-ML residual、Ti EAr-ML residual和Ti EFi-ML residual)之间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性腺组织之间不存在能量交换。而在性腺发育期和性腺成熟期,中型群雌性胴体、尾鳍和足腕等组织则可能将部分能量转化用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但这种组织能量转化并不影响肌肉组织的完整性。本论文实现了对南海鸢乌贼各群体繁殖特性、繁殖力、能量积累与分配和繁殖投入模式的定量分析,从群体水平揭示了南海鸢乌贼的繁殖特性、繁殖策略及性腺发育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大洋性头足类的繁殖策略研究提供参考,还可为南海鸢乌贼科学的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该资源的合理开发。
其他文献
卵子发生和卵黄发生构成了动物卵巢发育的基本过程,卵黄发生的本质是卵巢卵母细胞中卵黄物质的大量积累。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卵黄发生过程的关键基因。Vg蛋白可与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共同加工形成卵黄磷蛋白(vitellin,Vn),后者是卵黄物质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因此,雌体动物体内Vg的表达和合成将会影响卵巢中卵黄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动物卵巢发育的进程。中华绒螯蟹(Erioche
鳜(Siniperca chuatsi)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科(Sinipercidaed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鳜具有独特的食性与捕食行为,首先,鳜只食活鱼,偶尔摄食虾类,特别是在开口起一直以其他鱼类为饵,食性专一,终身只食活鱼;同时,鳜只对活鱼有捕食行为,对运动目标敏感,在捕食行为中也表现出多种捕食动作,如跟踪,突击,伏击,及一些复杂
鲐鱼(Scomber japonicus)广泛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以及中国东黄海海域,其生态和经济价值较高,目前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重要的捕捞对象。鲐鱼是一种季节性洄游的鱼类,作业渔场的分布与其洄游路线密切关联。作为一种生命周期较短的中上层经济鱼种,鲐鱼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受到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显著影响,其栖息地和资源量年际变化显著。因此,构建精确的鲐鱼栖息地模型,探索鲐鱼资源响应气
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是生活于滩涂湿地的半咸水两栖性生物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贝类[1,2]。其生活分布区域常见淡水与海水交汇处的高潮带,其温度适应能力十分强、分布范围广阔、野生资源量非常丰富,江苏盐城,上海崇明、浙江温州、福建福安等地一直以来均有销售,被认为是有助治料风湿病、哮喘病,产后大补身体的很有特色的水产品。从形态角度观察瘤背石磺并未进化出完整的心血管系
鳙(Hypophthamichthys nobilis)是我国江、河、湖、库等大水面水体中特有的半洄游性鱼类,为典型的滤食性鱼类,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对象,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本研究收集了9个鳙群体,分别来自包括4个国家级原种场鳙群体(湖北石首、湖南长沙、江西瑞昌和江苏邗江)、2个省级良种场亲本群体(江苏漕湖和广西玉林)和3个长江江段捕捞群体(镇江、张家港和常熟),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群体遗传学、
渔业资源调查是开发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的基础,是掌握渔业资源动态的前提,对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关抽样调查设计优化的研究仅有潮间带底栖生物断面抽样调查比较、长江口鱼类群落定点抽样调查设计的评价,仍缺乏不同抽样调查设计在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抽样调查上的比较研究,长江口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体系仍待完善。所以,有必要从抽样调查设计优化方面开展
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是脊椎动物中典型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向调控因子,其有关核苷酸突变会产生具有较高生产应用价值的“双肌”动物。因而,该基因自发现以来一直都是肉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明星基因。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其蜕壳和生长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MSTN基因(Es-MSTN)的一个同义突变位点的等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iaev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随着生产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高密度养殖、营养不充分和水质问题导致了细菌性疾病频繁频发,严重限制了半滑舌鳎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论文利用哈维氏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数据、弧菌病自然发病数据和幼鱼期养殖成活率数据,对其存活(抗病)性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获得如下结果:1.利用2014年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存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在北太平洋生态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已被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orth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NPFC)纳入管理范畴。柔鱼资源量年间波动比较剧烈,在其不同生活史阶段,都受到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柔鱼是一年生的种类,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海洋环境变动对柔鱼资源丰度和分布的影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作为一种市场价值较高的海水鱼,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养殖普及率较高的经济种。驯化近20年来,养殖规模呈稳定扩大的趋势。同时,半滑舌鳎是比目鱼类中,性别二态性程度最高的物种之一,雌鱼相对于雄鱼具有绝对的生长优势。事实上,由于雄鱼的市场价值极低,生产中,往往只会选择性保留少部分雄鱼作为种鱼进行繁殖,其余会尽早的淘汰。因而,培育全雌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