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焦虑。护生社交焦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常见。尤其是本科三年级的护生,她们即将走向临床实习岗位,即便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来锻炼自己,由于经验不足和自我期望过高,在社交活动中容易产生苦恼焦虑的心理反应。因此,在临床实习前对社交焦虑护生进行心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已有文献报道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辅导对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是有效的,但对于护生的社交焦虑,尚未见此种方法的干预性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是评价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辅导对缓解实习前护生社交焦虑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09级普通班本科生和09涉外本科班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有意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希望提高社交技能的学生;②能够保证全程参与;③交往焦虑量表(IAS)筛查,总分≥48分。排除标准:①艾森克人格问卷(1983年,龚耀先版)高于或低于全国常模的;②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最终纳入2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方便的原则进行分组,实验组14人,对照组11人。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团体辅导的理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按照该方案,实验组成员接受8次团体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该方案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心理教育、认知重建、内部暴露、外部暴露和社交技巧的训练。对照组完成学校的常规课程。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测量。施测问卷包括: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量表的数据录入SPSS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配对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1、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IAS、FNE、SAD总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得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线资料齐。2、实验组IAS、FNE、SAD总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干预前后两次得分进行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均数的比较,认为实验组干预后在IAS、FNE、SAD总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量表的得分低于干预前。3、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对照组前后测量的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的得分没变化;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IAS、FNE和SAD总分进行比较,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均数的比较,认为对照组后测的IAS、FNE、SAD总分的得分低于前测。4、对于IAS、FNE、SAD总分这三个指标,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值dl和对照组前后测量的差值d2进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表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均数的比较,认为实验组前后测的差值dl大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值d2,因此实验组的IAS、FNE、SAD总分的变化比对照组的IAS、FNE、SAD总分变化大。5、实验组的追踪测与后测的IAS、FNE、SAD总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实验组追踪测与后测的结果无差异。对照组的追踪测与后测的IAS、FNE、SAD总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恼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对照组追踪测与后测的结果无差异。[结论]1、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护生社交焦虑的方法。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成员在焦虑的情绪、回避的行为和否定的认知评价这三个方面均得到改善。2、对于缓解护生的社交焦虑,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辅导的效果能够持续三个月。干预结束三个月后实验组成员在焦虑的情绪、回避的行为和否定的认知评价这三个方面与干预结束时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