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体性的压抑,觉醒与重建——严歌苓和阿布蕾拉作品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将中国美籍作家严歌苓和苏丹作家阿布蕾拉的作品作平行比较研究,因为她们有相似的个人经历,并且都有对跨文化环境中受压迫的女性境况的深切了解。本文着重探究了两者作品中的共性,其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文化冲突,受到传统思想、父权统治及西方强权的多重束缚,于是她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对自身能力和文化身份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和认同,她们从母国文化中得到慰藉与力量,部分角色在家庭和团体生活中,得到了他人的支持和认可,重建了自己的话语和身份,充分实现了女性的主体性。
  本文将女性主体性的构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来对比较分析两位作者作品,分别通过三个章节来阐述。第一章指出两者都描述了女性主体性受到传统男权观念和西方社会偏见的压迫,女性不得不受制于男性,作为“他者化”的凝视对象,而且西方社会又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人和阿拉伯国家人,这些都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和发展。
  第二章考察女性主体性的觉醒,面对身世动荡,文化隔阂,和各方面的限制和压迫,作品中的女性能保持冷静态度和对当下身份和能力的觉察,回归并坚守了本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美德如勤奋、谦逊、善良这些内在的品质,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如祈祷、禁食、身披纱巾等给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平静和尊严。
  第三章探讨女性在新环境中重建主体性的方式,从两位作家的某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女主人公都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归属和肯定,在婚姻中得到幸福。如此,女性角色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获得健全的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身份。
  通过平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位不同国家作者的作品在女性主体性表达上存在互通性,她们都描摹并体察了融入西方社会时女性的共同挣扎和困惑,反映母国文化对于女性主体性压迫和滋养并存的作用,并寻找到在东西方文化合流中女性特有的突破重围的方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本文对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进行了研究。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任命为韩国首位女总统,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坎坷的成长经历、曲折的政坛道路塑造出了她外柔内刚、稳健从容、淡定自若的性格特征。在对朝政策上,她也充分体现了女性政治家外交的独特一面,她借鉴之前在任的韩国总统的执政理念到自己的外交政策中,搭建出了另一条与朝鲜对接的桥梁,既不会像民主党派金大中政府与卢武铉政府时那般“阳光”,又不会像李明博政府执政
学位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一项新制度,它是指将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经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该制度出台的目的,是要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作为二战时期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将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创伤记忆诉诸文本。在莱维的作品中不只重构了其真实的个人创伤经历,还观照了整个犹太群体的创伤经验,他在作品中对这一创伤经验的展示与反思能够同时兼具深度和广度。他用冷静的语调、敏锐的观察,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剖析。并且以文字为武器,试图使后灾难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一个现实——灾难并未绝迹。因此,莱维的作品是极具意义和价值的。
学位
学位
祭祖是先秦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不仅涉及一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历史。《诗经》祭祖诗记录了周代贵族缅怀先祖、祈求平安乃至于统治邦国的重要过程,是研究周代祭祖活动的经典文献。研究《诗经》中的祭祖诗有利于探究周代文化状态,考察周代社会中的祭祖礼仪、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一般而言,祭祖典礼上所用乐歌属于祭祖诗的范围。同时,其他描写祭祖活动的诗歌也有助于还原先秦的时代风貌,应该也划在祭
学位
三声连读变调一直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对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变调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调素论、优选论和韵律层级等理论,试图对不同的声调模式进行解释。  本文基于词汇音系学和韵律层级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旨在通过分析词汇和短语层面的三声变调现象,归纳出普通话三声连读变调的应用规则。词汇音系学提出音系规则可以运用在语法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即词汇部分和句法部分,适用于对普通话三声变调
学位
长期以来,新闻翻译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而现有新闻翻译研究要么只关注语言形式,忽略了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要么缺乏对这些因素有效的分析手段,因而其研究往往流于泛泛的描述。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态度、介入、级差和隐性评价四个维度入手,对《纽约时报》一年间(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涉华报道及其汉译进行了分析,发现《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的评价资源分布有以下特点:态度资源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