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社会结构演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ac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伊始,国家与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将历史文化村镇纳入法定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程序。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与社会结构发生剧烈演变。土地利用扩展、空间格局失序、产业形态趋同等现象不断涌现;血缘关系瓦解、邻里关系淡漠、业缘关系蔓延等趋势愈演愈烈;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因此,本文从“社会结构”视角切入,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研究,遵循历史文化村镇“社会结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需求→保护发展”的底层逻辑,形成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现实问题→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实践应用”的顶层逻辑。本文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如何建构融入“社会结构”的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析框架;二、如何挖掘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社会结构”的作用机制;三、如何引导“空间—社会结构”互构的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论证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与“社会结构”互构的学理关系,构建融入“社会结构”的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析理论框架。本文将“社会结构”融入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分析,构建起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社会结构”互构的理论框架。其中,作用要素中的“空间”为广义的社会空间,指历史文化村镇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产业形态;作用要素中的“社会结构”为关系视角社会结构,指历史文化村镇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结构。“空间”与“社会结构”的作用机制指“历史文化村镇的社会结构与空间互为影响与需求。进而提出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空心化—空间演进—社会结构演变”、“商业化—空间演进—社会结构演变”运行模式。二、挖掘西南山地空心化、商业化两种情景类型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与“社会结构”的作用机制,揭示其“整体性”与“阶段性”机理特征。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空心化、商业化现象下的现实问题分析,凝练“探索西南山地空心化、商业化历史文化村镇空间与社会结构的作用机制”科学问题。在城乡规划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领域,运用空间形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空心化”、“商业化”两种情景类型,“空间演进”、“社会结构演变”、“作用机制”三个步骤的“两类三步”研究方案。发现历史文化村镇“空心化—空间—社会结构”、“商业化—空间—社会结构”的“整体性”与“阶段性”作用机制及其运行机理。整体性层面,空心化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不显著。空心化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衰败虽同步于社会结构演变趋势,但其空间衰败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非血缘结构、地缘结构的瓦解,社会结构瓦解的主要驱动力也并非空间的衰败,而更多源于历史文化村镇的地域职能衰退、人口流失等原因。相反,商业化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显著。在商业化历史文化村镇血缘结构瓦解、业缘结构多元的演变过程中,历史文化村镇社会经济活动由家庭活动转变为商业活动主导,空间呈现出土地规模扩展、组团紧凑及功能复合的演进趋势,空间的演进趋势又进一步促使新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阶段性层面,空心化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呈现同步化特征。1978—1998年,空间与血缘地缘结构相适应,体现为空间与熟人社会的适应性。1998—2008年,血缘地缘结构分离,体现为半熟人社会的空间衰败。2008—2018年,血缘地缘结构瓦解,形成无主体半熟人社会状态下的空间废弃。商业化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演进与社会结构演变呈现差异化特征。1978—1998年,空间与血缘业缘结构相适应,体现为空间与熟人社会结构的适应性。1998—2008年,血缘结构分化、业缘结构形成,体现为半陌生人社会的空间扩展。2008—2018年,业缘结构主导、伴随血缘结构,体现为陌生人社会的空间丰富。三、依据“空间—社会结构”的互动,指引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本文依据“空间—社会结构”作用机制指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依据“空间—社会结构”模型将西南山地空心化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空间收缩型、社会结构收缩型、空间结构收缩型,提出“重新划定保护范围、丰富社会结构延续空间、聚集社会结构精明收缩空间”的引导策略;将商业化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血缘结构分离空间置换型、业缘结构扩展空间扩张型”,提出“血缘结构维系既有历史空间、新型社会结构引导空间混合”的干预措施。最终形成三个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创新点:其一,构建融入“社会结构”的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析理论框架,拓展历史文化村镇研究理论;其二,分别揭示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空心化、商业化两种情景类型的“空间—社会结构”作用机制,指引两化现象下的历史文化村镇趋势判断与保护发展;其三,提出西南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社会结构”互动保护,创新历史文化村镇的规划实践方法。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现阶段,中国政府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将营商环境纳入影响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能够从更全面视角阐释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也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拓展营商环境、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文献;充实和完善营商环境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体系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的富集和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填埋渗滤液作为ARGs的重要储存库和环境污染源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填埋渗滤液也是金属纳米颗粒、纳米塑料和微塑料(纳米/微塑料)的重要的“汇”。近年来,金属纳米颗粒和微塑料已被发现与抗生素抗性风险紧密相关。然而,在填埋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微塑料与ARGs共存对ARGs的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论文通过采集填埋场实际渗滤液,
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系统历来是国家最尖端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国防科技创新作为直接服务于武器研发和制造的创新活动,对捍卫国家安全和保障国家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创新具备对抗性、前沿性、先导性等显著特征,随着中美竞争的愈加激烈与新兴技术的日益兴起,中国针对先进武器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竞赛也在加速进行,而现代战争特征和威慑力的改变也对国防科技创新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产业层面切入国
开采煤层气(瓦斯)可以缓解天然气短缺、预防煤与瓦斯灾害发生,保障煤炭安全高效回采。水力压裂技术作为开采煤层气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者所在研究团队提出的煤矿井下割缝复合压裂技术在重庆松藻等煤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透效果。但目前该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地应力下无弱面煤层的水压裂缝的起裂扩展,没有充分考虑复杂地应力下多弱面煤层钻孔形态易变性和起裂破坏模式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割缝孔间应力干
微电网是最有效的分散式能源系统,是智能电网的实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备用容量等辅助服务提高电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满足传统电网无法顾及的非均衡增长的能源需求。微电网稀释了传统大电网的垄断,在电力市场中引入了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微电网采用合作模式开发,根据“不完全合约”理论,任何貌似完美的合作都存在合作伙伴背叛的“陷阱”,再加上微电网资产专用性高,项
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国践行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能否实现持久高效的发展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败。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区域文化等多元文化最直观的呈现,其作为乡村的一类有形文化载体表达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发展诉求;其快速、高质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大有裨益。然而,快速城镇化发展让民族地区面临诸多问题,如人口外流带来文化断裂、价值观失落、乡村衰退等,一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兜底的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低保标准作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据低保制度的现行规定,城乡低保标准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和调整低保标准。由于各地区及地区内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这导致了低保标准在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性,而社会救助水平较大的区域差异会危及救助体系的长远发展。这不禁引发思考,我国低
市场价格机制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核心机制,市场定价效率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复杂的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受制于有限的知识和信息,难以对交易标的进行合理定价,从而产生了对专业资产评估服务的需求。在中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资产评估起源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承担着保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能。近30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资产评估行业随之蓬勃
不等高约束的山地建筑结构在山区城镇建设中不可避免且大量存在。掉层RC框架结构作为常用的典型山地建筑结构,其在近年山区城镇大地震中均出现了严重倒塌震害,震害分析和相关研究表明掉层框架地震倒塌模式与平地框架相比存在显著差别,地震倒塌风险高于平地规则框架。现行规范控制措施对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性能控制效果有待校核,不同布置的掉层框架地震损伤演化及内力重分布规律还认识不足。理清掉层框架的地震倒塌机理、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帕斯卡尔·卡萨诺并非一个文学理论家,但是她曾以《文学世界共和国》一书在西方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并在世界文学关系研究者中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世界文学论题的大讨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对于卡萨诺瓦的关注基本集中在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领域,其学术思想大多以引文的形式散见于各类关于翻译文学研究的论文中。总体而言,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专门的针对性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就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