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物电阻抗技术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流速度、壁面剪切应力、血管顺应性以及外周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不仅在调控血管功能及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评估心脑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运动训练能够直接改变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颈总动脉作为连接上游心脏和下游脑血管床的重要供血器官,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常用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通常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检测技术分辨率和精度较高,但价格昂贵、仪器体积庞大,难以进行在线检测。生物电阻抗技术则能够克服上述缺点,适用于可穿戴、便携式和微型化的检测设备,从而便于运动过程中的实时、连续检测。然而,受颈总动脉外围生物组织和脉动血液流等因素的影响,颈部表面生物电阻抗信号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仍未完全阐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采用数值建模仿真和运动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颈总动脉及其后负荷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评估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动脉脉动流Ling&Atabek的“局部流”理论与悬浮液电导率的Maxwell-Fricke方程,获得颈总动脉血流电导率、电阻抗信号与动脉轴心流速、管径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引入描述颈总动脉后负荷输入阻抗的五元件集中参数模型,建立通过血流电阻抗和轴心流速求解颈总动脉及其后负荷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方法;(2)考虑到颈总动脉外围复杂生物组织的影响,建立颈部结构的三维简化模型,澄清颈总动脉血流电阻抗与颈部表面阻抗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对不同检测和生理条件下颈部电场的空间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其阻抗值,引入阻抗变化率ICR作为评价指标,从而确定电极贴附的最佳位置;(3)设计并开发一套便携式电阻抗信号采集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激励信号产生、电压和电流信号采集、DSP信号处理及控制和辅助电路等四部分组成,其能够克服人体高共模干扰,实现对颈部表面生物电阻抗信号的高分辨率采集;(4)进行急性有氧运动干预实验对该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通过测量运动前颈总动脉管径以及运动前后颈总动脉轴心流速、肱动脉血压和颈部表面阻抗等生理信息,计算得到运动后颈总动脉及其后负荷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动脉管径、血压、血流量、剪切应力、外周阻力及下游脑血管床顺应性、惯性等。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颈总动脉及其后负荷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实时、无创评估。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的结合生物电阻抗技术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不仅为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实时、连续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可穿戴、便携式和微型化检测设备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SA)是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妨碍个体的正常人际交往,导致个体产生对人群的回避、恐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以往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人格特质、自尊、评价恐惧和认知因素等等。其中,评价恐惧既包括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感,即负性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同时也包
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教育脉搏,扎根粤东地区,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通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三个载体、N项资源"的框架模型,在校地合作机制,"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机制及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大胆创新、精准发力、科学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有效提升粤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创伤性肺损伤(Traumatic lung injury,TLI)是创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是由车祸多发伤、高空坠落伤、严重挤压伤等创伤因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临床表现除了具有ALI的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典型症状以外,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多发骨折、皮肤软组织挫裂撕脱伤等。相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肺损伤,创伤性肺损伤病情更加危重、复杂,而且创伤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六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10%-15%)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类型。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原位消融等治疗对早期HCC患者有效,但由于肝癌的高复发率,病人五年生存率很低。对于进展期病人,现有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也非常有限。因此,
研究背景和目的: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道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排第6位。全世界每年有165000人死于该疾病,大概占全球肿瘤相关死亡人数的1.7%。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胆囊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态势。目前针对胆囊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外科切除。但由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肿瘤很快就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并经血
第一部分FOXD3蛋白对肺癌骨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肺癌分别是全球男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尤其是脊柱转移是导致肺癌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FOXD3与胚胎发育及恶性瘤发生有相关性,但其对肺癌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FOX(forkhead box)蛋白家族是常用临床药物治疗靶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FOXD3对肺癌干细
脊柱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是导致椎管狭窄,以及脊髓、神经根压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多发于下胸椎或胸腰段。OLF诱发因素众多,但其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明朗。黄韧带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构成,细胞中胶原蛋白增多是OLF的初期病理改变,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protein type I,COL1)表达上调在此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对男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医疗带来了巨大压力。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初期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绝大多数患者发展成为ADT抵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
研究背景: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致死致残率高,尤其是复杂型DAVF,更是难以治愈。静脉高压为DAVF公认的初始诱发因素,可通过组织缺氧和改变血管应力环境诱发DAVF,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启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