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及CT血管造影预测近端蒂股前外皮瓣血管蒂长度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范围,探讨应用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缺损时的手术技术要点。②.探究CT血管造影预测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度的准确性,以及辅助手术术前设计的有效性。方法:①.分析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斜支为血管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缺损的病例特点。总结来自斜支的穿支血管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修复不同部位缺损时,穿支血管的选择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以降支和斜支为血管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蒂长度。利用CT血管造影图像测量股外侧肌厚度,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分析斜支存在和不存在时股外侧肌厚度之间的差异。②.对应用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恶性肿瘤切除或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的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利用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TM Workspace V4.5.3.40140)直接观察断层图像原始数据,获得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和穿支血管定位信息,并于体表进行定位,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测量拟采用的血管蒂长度,辅助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的术前设计。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检测CT血管造影预估的血管蒂长度与术中实际获得的血管蒂长度之间的一致性。结果:①.采用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缺损,共83例。缺损位置包括下腹部21例、同侧腹股沟区21例、同侧大腿内侧9例、转子区8例、会阴部7例、臀部7例、对侧大腿和对侧腹股沟区5例、髂腰部4例、上腹部1例。血管蒂长度为6cm~25cm,平均血管蒂长度为12.2cm。术后皮瓣远端缺血坏死1例,皮瓣静脉回流不畅2例,术后血肿1例;手术总成功率为95.2%。对48例存在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的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斜支发出的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分成六种类型,其中,1型最常见,占47.9%,斜支仅发出一支肌间隔穿支血管。2型占18.7%,斜支发出一支肌间隔穿支血管和一支肌皮穿支血管。3型占14.6%,斜支仅发出一支肌皮穿支血管。4型占6.3%,斜支未发出穿支血管分布到股前外侧区。5型占6.3%,斜支发出两支肌间隔穿支血管。6型占6.3%,斜支发出两支肌皮穿支血管。选择穿支血管A或穿支血管B为皮瓣供血血管时,无论以斜支为血管蒂,还是以降支为血管蒂,血管蒂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选择斜支为皮瓣血管蒂,还是以降支为皮瓣血管蒂,选择穿支血管B为皮瓣供血血管所获得的血管蒂长度,和以穿支血管A为皮瓣供血血管所获得的血管蒂长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斜支存在组股外侧肌厚度平均值为2.5±0.5cm,仅降支存在组股外侧肌厚度平均值为1.9±0.6cm,两组股外侧肌厚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同侧腹股沟、大腿内侧和转子区缺损,常选择穿支血管A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分别占66.7%、44.4%、65.0%。对于下腹部、大腿内侧和会阴部常选择穿支血管B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分别占57.1%、44.4%、57.1%。对于会阴部、臀部、髂腰部、对侧大腿和对侧腹股沟及上腹部缺损,常选择穿支血管C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分别占42.9%、85.7%、100%、100%、100%。②本组患者术前CT血管造影预估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度为6.4~24.7 cm,平均12.7 cm;术中实际获得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度为7.5~25.0cm,平均12.9 cm。Bland-Altman分析显示,术前CT血管造影预估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度与术中实际获得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度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差值的均数为0.1(95%一致限:-1.5,1.2),说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①.以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切取相对简单,供区损害小,可用于修复下腹部、同侧腹股沟区、同侧大腿内侧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缺损。无论斜支是否存在,对于同侧腹股沟区、同侧大腿内侧和转子区缺损,如果穿支血管A存在,则推荐以穿支血管A为供血血管,切取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对于下腹部和会阴部缺损,则推荐以穿支血管B为供血血管,切取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对于臀部、髂腰部、对侧大腿和对侧腹股沟及上腹部缺损,则推荐以穿支血管C为供血血管,切取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选择恰当的穿支血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穿支血管剥离,降低供区损害,缩短手术时间。②.CT血管造影可准确探查近端蒂股前皮瓣穿支血管位置,预估皮瓣血管蒂长度,从而减少术中穿支探查和血管蒂剥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高发区人群,描述正常不吸烟不饮酒人群,以及正常吸烟饮酒人群口腔、食管上中下三段菌群的构成,探索吸烟饮酒对正常人口腔、食管上中下三段菌群构成的影响。同时收集正常人、食管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食管鳞癌人群口腔、食管配对样本,对比各组人群口腔、食管菌群构成差异,筛选出各组差异性菌群,探索微
学位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能力的单链DNA或者RNA分子,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核酸适配体相比抗体具有热稳定性高、便于化学合成与修饰、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在生物分析、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引起广泛关注。高质量的核酸适配体是应用的基础,然而目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核酸适配体数量还非常有限。如何获得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体内稳定性的核酸适配体是核酸适配体领域的
期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因手术、临床检查或其他干预措施而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目前关于全身麻醉是否影响婴幼儿的神经发育仍然是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评估麻醉药物对婴幼儿长期神经发育影响以及探索其具体作用机制非常必要,对指导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七氟烷是婴幼儿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研究证实其具有潜在的发育期神经毒性。婴幼儿阶段短时间或单次接触七氟烷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弱,而
学位
<正>带有异味的瓦楞纸箱会被大多数用户所排斥拒收,因为人们无法判别此异味是否有害。国家标准GB/T35773-2017《包装材料及制品气味的评价》中,将嗅觉感官特性的气味强度分为五个等级;——0,没有可察觉的气味;——1,气味刚可察觉;——2,中度气味;——3,中度强烈气味;——4,强烈气味。
期刊
目的:颅面短小畸形是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的颅面部先天性畸形。目前相关研究统计的发病率相差较大,尤其耳部差异较大,肉眼识别也较难归类。而且是否为双侧发病,学界仍未有共识。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从二维照片中识别颅面短小的外耳畸形,以此来提高颅面短小外耳畸形诊断的精确性,降低漏诊率,使得患儿进一步接受相关治疗。同时证实颅面短小外耳畸形是否为同时双侧发病。颅面短小畸形常为单中心报道统
学位
研究背景自体脂肪移植(autologous fat grafting,AFG)具有组织来源广泛、无免疫排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中。但是,AFG常受制于脂肪吸收率较高、体积保持率较低等问题。既往研究发现,血运的早期建立有利于移植脂肪的保留,并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其外泌体可以在AFG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胸腺素β4(thy
学位
研究背景腹膜播散转移是胃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之一,严重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目前临床上虽然有针对腹膜转移的预防性方案,如腹腔热灌注化疗和术中腹腔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联合术后腹腔内化疗,然而其应用也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因此,准确识别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高危人群,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腹腔游离肿瘤细胞检测的“金标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
学位
在哺乳动物中,大脑是其全身所有动物器官中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也承担着更多的职责,大脑在接受到所有来自感觉神经输入的信息后,将其进行加工并与先前存储的信息相整合,进而支配躯体产生各种运动以及社会行为,包括抽象思维、艺术和幽默感等及其具有人类特征的行为。目前的研究认为,大脑皮层与这些高级行为的产生密不可分,人类大脑皮层与其他动物相比异常发达,大脑皮层作为一个功能复杂的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
学位
目的:大面积热损伤的患者缺乏正常皮肤,因而无法进行皮瓣修复,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瘢痕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但其成活机理和血运模式尚不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应用大鼠穿支皮瓣烫伤模型来研究瘢痕瓣的成活机理;并利用临床废弃瘢痕组织模拟瘢痕瓣手术以探究瘢痕瓣的血运模式。方法:①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应用100℃沸水对位于大鼠背部的三血管体穿支区皮肤分别进行10秒、15秒、20秒浸烫,构建稳定的浅
学位
研究背景衰老、创伤和疾病都可能导致软组织缺损影响外观,而软组织缺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填充材料来改善患者的外观,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通过重新分配脂肪以改善患者外观来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作为填充材料之一,自体脂肪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无排斥,无过敏反应,广泛用于面部缺损、面部年轻化、乳房填充、臀部填充等。研究人员通过影像学方法测量自体脂肪移植后的体积保留率,以评价术后效果和改善手术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