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戏内空间研究——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对象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杂剧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形式之一。它受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并吸收了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叙事手法,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百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对元杂剧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本文阐释中心概念——戏内空间是指演出中演员依照剧本(故事)借助道具、布景、灯光及音乐,通过道白、唱词和动作所展示给观众的特定空间。戏内空间的概念涉及到文本、表演、受众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元杂剧的戏内空间研究是兼顾场上与案头的切入点,并全局式地认识元杂剧的演述形态、成就价值、时代特征提供了一个路径。元杂剧戏内空间建构和转换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征,是社会经济、政治、哲学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有其独特性,也对中国传统戏剧史上各晚出的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体现出中国戏曲在成熟之初便与西方戏剧在艺术表现、叙事方式上的极大差异。  本文选取《元刊杂剧三十种》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文本入手,还原元杂剧演出时构建和转换戏内空间的方法手段以及观众“因心设境”的接收方式,所探讨问题涉及元杂剧戏内空间建构与转换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元杂剧戏内空间特点及成因等,并关照文体叙事、表演艺术、元杂剧与不同样式的传统戏曲之比较,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之比较等方面问题。  论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目的、资料来源,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界定相关概念。  第一章从《元刊杂剧三十种》入手,从文学剧本、演员表演、观众接受三个方面出发,论述元杂剧戏内空间的生成、建构方式。认为从剧本本身出发,唱词、宾白、科范都是戏内空间建构的方式,并且在元杂剧中,已经实现了虚境与实境的区分。此外,观众的“因心设境”是戏内空间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重点是阐述元杂剧实现戏内空间转换方式。总结上下场、虚下、移步易景是元杂剧戏内空间转换的三种基本方式。  第三章则通过东西方戏曲比较,探究元杂剧及中国戏曲在戏内空间建构与转换方式的特点、优长,认为元杂剧戏内空间的建构,立足点是服务于叙事。并进一步总结出: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物质条件和艺术地位的限制、艺术形式体制特征的局限、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虚实观是元杂剧形成以虚生实的建构与转换方式的重要因素。  第五部分是结语,将对本文内容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石上雄鹰非呆立,高瞻远瞩择飞时;今日奋起展双翅,志在鹏程千万里。在各种图纹石中,画面是雄鹰的观赏石常有,但这方黄河石上雄鹰凌空展翅、志在千里的浩气英姿罕见,让人不得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个活动项目组正在组织摄影爱好者参加摄影比赛,是拍摄我想象中在东北才能看到的冰雕。经过一番周折,我拿到了“山西首届极地童话
本文研究的是六十年来中国当代小说中“小公务员形象”演变。六十年的中国当代小说中涌现了很多小公务员形象。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作品,本文将把六十年视为整体,以“小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笔下的各种“死亡”现象进行细读和探究,贴近沈从文精心建构的文本世界,以此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家的精神生活。“死亡”在沈从文作品中大量存在,本文将“死亡”
三河口矿业有限公司矿井下瓦斯异常区曾采用炮采、高档普采、综采采煤方式,针对该区域存在的自然发火灾害,采取了压注凝胶、注三相泡沫、均压通风、撒注阻化剂等综合防治技术
单纯使令义动词"使"、"令"、"叫"、"让"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动词,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对这类动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单
双宾结构是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因此这种结构的本体研究受到了比较多的重视。传统语法学、生成语言学、结构主义、配价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都对这种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汉语“双音节词+双音节词”的轻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600个汉语“双音节词+双音节词”结构中,等重和倾向等重者105个,前重和倾向前重者311个,后重和倾向后重者
2017年2月28日,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险工作总结暨签约仪式在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信农保”)举行.上海市安监局副局长曹俊、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会长金明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