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调控因子-5对心脏电生理及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Rgs5缺失对心房肌电生理特性以及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2.探讨Rgs5缺失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3.探讨Rgs5缺失对心室肌复极相K+离子通道的影响及其机制。4.探讨Rgs5缺失对心室复极异质性的影响以及其导致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包括C57BL/6品系的野生型(WT)小鼠,Rgs5基因敲除(Rgs5-1-)小鼠(C57BL/6小鼠背景)。均由武汉大学动物模式中心提供。所有动物饲养在温度、湿度恒定且昼夜交替(12小时)的房间。1.观察敲除Rgs5后对心房肌电生理特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记录Rgs5-1-和WT组小鼠清醒状态下24小时动态ECG,分析P波宽度及PR间期;在Langendorff-离体状态下记录心房单相动作电位(MAP)和有效不应期(ERP)并利用程控刺激和Burst刺激诱发房性心律失常,同时计算诱发率和持续时间;利用组织电压钳记录离体心房组织跨膜动作电位(TAP),分析比较AP复极90%的宽度(APD90);分离小鼠心房肌细胞,检测复极相K+电流包括:Ito、Ikur以及IKl的密度及通道动力学性质;心脏超声测量两组小鼠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改变;PSR染色及Real-time PCR对比两组心房间质纤维化程度。2.观察敲除Rgs5后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记录Rgs5-/-和WT组小鼠清醒状态下24小时动态ECG,比较腹腔注射卡巴胆碱(0.1mg/kg)后两组心率的变化;Langendorff-离体状态下检测两组1μM Ach灌注前后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记录心房单相动作电位(MAP)和有效不应期(ERP),比较Ach灌注前后两组心房ERP的变化;利用程控刺激和Burst刺激诱导房性心律失常的诱发,并比较两组于Ach灌注前后的心律失常诱发率;利用快速傅里叶转换(FFT)分别分析两组基线状态下以及Ach灌注后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的主导频率(DF);分离小鼠心房肌细胞,检测乙酰胆碱敏感性K+电流的密度;利用Real-time PCR检测Kir3.1和Kir3.4mRNA表达水平。3.观察敲除Rgs5后对心室肌K+电流的影响。记录Rgs5-1-和WT组小鼠清醒状态下24小时动态ECG,分析QRS宽度、QT间期以及QTc间期;离体状态下检测两组左室内膜、外膜以及右室心肌MAP和TAP,并比较10%-90%复极时程;离小鼠左室内膜、外膜以及右室心肌肌细胞,检测复极相K+电流包括:Ito、Ikur、Iss以及IKl的密度及通道动力学性质;分别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vl.5、Kv2.1、Kv4.2、Kv4.3以及Kir2.1通道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4.观察敲除Rgs5后对小鼠心室复极异质性的影响。记录Rgs5-/-和WT组小鼠清醒状态下24小时动态ECG,分析QT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Langendorff-离体状态下检测两组心室肌外膜10个不同部位以及左室内外膜MAP,并分析外膜表面复极离散度和跨壁离散度;利用程控刺激和Burst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比较诱发率以及诱发窗口(WOV);利用程控刺激构建心脏不同位点APD整复性曲线,并计算最大斜率及其离散度;心脏超声测量两组小鼠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改变;PSR染色及Real-time PCR对比两组心室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1.较之于WT组,Rgs5-1-组P波增宽并且心房肌MAP和ERP显著延长(P<0.05);同时,TAP记录发现Rgs5-/-APD90显著长于WT组并且在低起搏频率(1Hz和2Hz)下于Rgs5-1-组可观察到早期后除极(EAD)现象发生;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率于Rgs5-/-显著增高且持续时间延长;Rgs5-1-组Ito和IKur电流密度较WT组均发生显著衰减(P<0.05);两组间心腔结构、功能以及纤维化并无显著差异(P>0.05)。2.经腹腔注射卡巴胆碱后Rgs5-1-组小鼠出现心率减慢,RR间期较WT组显著延长(P<0.05),并且在Ach作用下其窦房结恢复时间显著大于WT组(P<0.01);在Ach作用下测得Rgs5-1-和WT组心房ERP均较基线状态下发生明显缩短(P<0.05),并且其缩短程度于Rgs5-/-组更为明显;经Ach灌注后Rgs5-1-组诱发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高(长)于WT组,并且Ach显著升高了两组的心律失常主导频率,但Rgs5-/-组在程控刺激和Burst刺激下均表现出较WT组更高的主导频率(P<0.05);记录心房肌细胞Ach敏感性K+电流(IKAch)发现该电流于Rgs5-1-组发生明显增强,其电流密度显著大于WT组(P<0.05)。3.Rgs5-1-组ECG较WT组改变明显,表现为QRS波增宽、J波低平以及QT和QTc间期延长;在125ms固定起搏下Rgs5-1-组心室MAP复极10%-90%(APD10-APD9o)时间和ERP均发生显著延长(P<0.01),并且TAP记录发现Rgs5-/-APD90显著长于WT组并且在低起搏频率(5Hz和2.5Hz)下于Rgs5-1-组可观察到早期后除极(EAD)现象发生;Rgs5-1-组心室肌细胞(左室内膜、外膜及右室)K+电流:Ipeak、Ito、IKur以及Iss相较于WT组发生显著衰减(P<0.01),并且其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也于Rgs5-1-组发生下调。4.Rgs5-1-和WT组小鼠24小时平均心率以及SDNN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Rgs5-/-QTV以及QTVI显著大于WT组;相关性分析发现24小时QTV与SDNN于Rgs5-/-组无明显相关性(r=0.01,P>0.05),而两变量于WT组相关性显著(r=0.62,P<0.01);心室外膜各位点APD和ERP均于Rgs5-1-组呈现稳定延长,并且各位点间APD和ERP离散度以及跨壁离散度(TDR)也较WT组显著增大(P<0.01);Rgs5-/-组APD整复性曲线斜率于心室外膜各位点较WT组出现明显增大(P<0.01),并且各位点之间最大斜率(Smax)离散度也于Rgs5-1-组显著升高(P<0.01);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于Rgs5-1-显著增高且持续时间延长。结论:1.Rgs5基因缺失可通过衰减的钾电流使心房复极相延长,从而为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提供潜在条件。2.Rgs5的缺失可通过增大IK,Ach电流促进乙酰胆碱介导的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3.Rgs5的缺失可导致复极相K+电流发生衰减和通道蛋白的下调,从而延长心脏复极相。4.Rgs5的缺失可通过增加心脏复极的时空离散度促进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且该现象并不依赖于心脏结构的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乳晕上切口隆胸手术与常规环状手术治疗乳房下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乳房下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
弹道目标在中段的运动包括轨道运动和微动。与轨道运动相比,弹道目标的微动能引起目标相对雷达视线角更为快速的变化,有利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建立了多载频(multi-carrier-frequency,MCF)MIMO雷达的幅相误差模型,并针对其发射和接收阵列的幅相误差耦合到一起的特点,提出了对信号预处理后等效阵列的联合幅相误差进行
<正>人民大会堂2017.6.19 19:30《红梅赞》2017阎肃经典作品全国公益巡演北京演唱会
期刊
目的观察下颌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口无牙颌患者62例(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随机分为传统义齿制作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对照组与下颌吸
目的比较顺腋皱襞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切口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70例(140侧)接受顺腋皱襞小切口腋臭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手术切口缝
目的:研究小鼠内皮祖细胞在雄激素的干预下向新生毛细血管发生的作用机制,明确雄激素调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靶点,为基于内皮祖细胞修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了一种长期演进项目的后续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信漏噪比联合校准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方案。基于信漏噪比准则进行波束赋形消除多用户间干扰,实现L
针对高速旋转目标三维成像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GRT-CLEAN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平动补偿,将高速目标的回波信号转换为高速转台模型。然后利用基于旋转散射点各次距离像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