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方法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为例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fe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传承和弘扬校史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史馆是展示大学校史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具有历史展示、宣传教育、品牌推广等多重功能。当前我国大学校史馆的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在研究上,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在空间展陈上,存在展示手法传统,展陈内容更替不及时等问题;在空间体验上,存在空间感染力不足,空间体验性不强等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史文化有效传承和传播。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将文学叙事的研究思路介入到校史馆展示设计研究领域,得到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方法及路径。以期望拓展此类空间的设计研究思路,解决校史馆展示空间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首先通过对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的基础性研究,明晰校史馆展示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得出展示空间中叙事性设计的应用优势;其次进一步探讨校史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各类要素与叙事的关联,提出校史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设计策略方法以解决校史馆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将叙事性设计方法转化为校史馆展示空间设计应用成果,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方式,对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得出研究结论。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设计策略方法成果主要有两大板块,第一是叙事学指导下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主要从规划叙事主题纲要、组织空间序列、安排时间节奏出发,将叙事的主题、逻辑、序列、时间置入到空间规划之中,增强展示空间的叙事性。第二是叙事空间环境营造提升方法,主要从展现大学历史风貌、更新空间叙事手段、构建多样性叙事、提升空间感知体验四个方面出发,围绕大学校史馆的展示需求和空间中参观者的体验需求,营造叙事空间环境。论文以现实项目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校史馆为设计研究案例,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方式,对校史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具体方法进行有效运用并研讨论证。笔者期望以此研究成果指导下的校史馆建设方案顺利实践,为今后校史馆展示空间建设过程中空间规划设计,空间环境营造提升,提供具有借鉴性的指导思路和方法策略,更好地发挥校史馆空间设计在校史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向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基层公务员作为改革的直接执行者和公共服务的实际提供者,能否在新时代之下担当作为十分重要。在中国环境下,基层公务员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干部的影响。悖论式领导风格吸收中国阴阳哲学管理智慧,对于激励下属主动担责十分有效。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公共部门环境下悖论式领导对基层公务员的主动担责行为的影响,
学位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流动开始活跃起来,且成为流动人口大军中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民族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由于受到民族习俗、文化因素、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地影响,在流入地面临众多困难。当前提倡全民医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的医疗保险参保状况如何?哪些因素对其参加医疗保险产生了影响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两年段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学位
2019年年底突发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失业问题又变得尖锐起来。失业保险作为能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在此次疫情中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当下实行的是中央领导下的属地化管理,地区之间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情况有所差异,因此研究地方失业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作为经济发展程度
学位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极大满足了困难群体的生存需要,近年来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和待遇标准也在不断扩充。然而,农村低保中存在的目标瞄准偏差问题,阻碍了“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对此,学界从技术视角和制度视角进行了解释,但这两种视角忽略了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感受、认知及受该感受与认知支配下的行为可能对政策的影响,即所谓的“文化视角”。故而,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为何在政策设计与技术设计成熟的地方,“
学位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广泛推进STEM教育。在科学发展和教育改革共同进行下的中国,STEM课程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下,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展STEM课程的重要渠道。然而我国学者对于STEM课程的研究多以分析国外课例、政策为主,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仍有待于提高。基于此,本研究对美国和谐公立学校首创的STEM-SOS模式(STEM Students on the Stage Model
学位
从古至今,本土文化的传承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是其重要载体,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取与编排影响着学生的价值理念。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文类教科书(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鲜有研究关注理工类教科书中的本土文化要素。此外,目前大多为单一学科,同一时期教科书的文化内容研究,少有研究涉及统整课程教科书中文化理念的变迁研究。初中科学教科书蕴含
学位
科技强国的建设中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石。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各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政府一方面不断提升城市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不断通过创新政策工具,发挥政策优势来吸引和集聚科技人才。实践中,在地方资源禀赋各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哪些政策工具能与城市资源有机结合促
学位
探究式教学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特征,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科学课程改革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话语分析是探索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本研究关注职前理科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提问方式及其与课堂应答的关系。本研究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以2018年“东芝杯”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中15名物理、化学学科获奖职前教师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时序分析、列联表和对应分析的方法,描述职前理科教师在探
学位
随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是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至关重要。大学课程大都是大学教师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社会对师范学习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缺乏对学生自身需求的关注。本研究以服务设计为理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为载体,考察师范生的学习需求,并尝试探究不同群体师范生在该课程学习时的学习需求情况。本文
学位
全球化时代,各国互相联系与依存的程度日趋加深,塑造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前中学外语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但国内关于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有关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内涵、框架和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英语课程标准与欧洲语言能力标准均对跨文化能力提出要求。课程标准和语言能力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