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组织逐渐认识到大学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学术界也掀起了大学知识向产业界转化的研究热潮。当前针对大学知识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对象的商业化转化途径,然而研究发现,商业化成果转化成功的概率很低,并且占大学知识转化的比重也十分有限。于是,学界逐渐开始关注以非知识产权为对象的非商业化转化形式,并将这一类活动定义为产业参与。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产业参与在大学成果转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关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组织环境、个人因素对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的影响。首先,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结合新制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的直接影响、个人因素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关系的调节机制、部门学术质量对产业参与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和参与意愿对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与产业参与关系的中介机制等研究问题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研究内容,本文将构建的理论模型分为三个研究子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采用SPSS、HLM和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测量量表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促进大学成果转化的管理策略。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提出了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与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交互影响的理论模型,发现了个人因素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首先,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组织第三使命和政策支持对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在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将影响我国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的组织因素划分为第三使命和政策支持两个维度,并采用跨层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学者对组织第三使命和政策支持的认知程度越高,那么越有可能参与产业合作活动。此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管理者从组织层面强化学者参与产业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构建了个人因素(职称、产业关系和先前合作经验)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关系起调节作用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在探讨了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直接影响的基础上,借助学术资本主义观点,提出职称、产业关系和先前合作经验等个人因素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并通过跨层级和多元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组织第三使命和政策支持与产业参与之间的关系受到个人层面因素的调节:对于资历较浅和具有一定产业关系与合作经验的学者来说,两种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的影响相对较强;对于资历较高以及产业关系和先前经验较弱的学者来说,组织环境因素对产业参与的影响相对较弱。这一结论不仅深化了组织因素对产业参与影响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学者受组织因素影响的差异性规律,也为管理者为不同学者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2)提出了不同学科环境下,部门学术质量对产业参与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参与动机对部门学术质量与产业参与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现有文献中对部门学术质量与产业参与关系研究结论模糊且缺乏一致性作为出发点,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提出并分析了在自然科学类学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中,两类参与动机(商业化动机、研究相关动机)对部门学术质量与产业参与关系的中介作用,进而采用跨层级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科学类学科,部门学术质量对产业参与呈正向影响,两类参与动机对部门学术质量与产业参与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人文社会类学科,部门学术质量对研究相关动机及产业参与呈倒U型关系:在低质量部门呈正相关关系,在高质量部门呈负相关关系,仅研究相关动机对部门学术质量和产业参与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论不仅解决了现有对部门学术质量与产业参与关系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还为管理者为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术质量部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成果转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和参与意愿对产业参与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自我效能感和参与意愿在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与产业参与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产业参与的理论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剖析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在塑造学者参与产业合作自我效能感中的作用,进而印证了自我效能感对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此外,自我效能感对性别、职称、产业关系和先前合作经验等个人因素与产业参与的关系也起中介作用。这一研究不仅深化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产业参与的影响研究,还对管理者通过塑造学者自我效能感推动学者参与产业合作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其次,构建了参与意愿对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关系中介作用的理论模型。此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组织因素会对学者参与产业合作的意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者的产业参与行为,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学者的参与意愿,参与意愿在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结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组织因素与产业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也为管理者通过增强学者的参与意愿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