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病临床表现、电生理和遗传特征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是由Xq11-12位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扩增所致。病程进展较慢,以四肢及延髓肌受累、无力、男性乳房女性化发育及男性不育、性欲低下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肯尼迪病在美国有约为1/40000的发病率,而在意大利、芬兰等欧洲国家,该病的发病率更高。以往对肯尼迪病的认识不足,认为在我国比较少见,因此并没有可靠的流行病学统计。近年来,随着相关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基因诊断技术的逐渐普及,国内对肯尼迪病诊断及治疗有了更多的认识,不同地域之间肯尼迪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也有所区别。目的研究河南地区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特征和遗传基因的关系,为患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例在2017年1月到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河南地区肯尼迪病患者。正常对照组选取25例与疾病组年龄相仿且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阴性的志愿者。根据实验记录来做肯尼迪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电生理和遗传的相关性分析。所收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两两对比计量资料用t检验来分析,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当结果显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收集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结果1.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均为男性,疾病组平均年龄(51.28±12.34)岁、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49.72±10.24)岁,两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平均发病年龄(46.43±10.99)岁,就诊时病程(4.78±3.11)年,CAG重复次数39-54次,受累区域(3.0±1.0)个。2.肢体为起始发病部位的共有12(86%)人,以下肢发病的有8人(57%),上肢发病的4人(29%),球部症状为首发部位的有2人(14%)。不同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有所不同,舌肌萎缩的有11人(78%),球部症状如饮水呛咳、言语不清的有5人(38%),男性出现乳房发育的有9人(64%),肢体感觉异常的有3人(21%);3.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波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P=0.014;腓总神经:P=0.001);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波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尺、胫后、腓总神经远端潜伏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尺、胫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P=0.000;尺神经:P=0.000;腓肠神经:P=0.001);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正中、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针极肌电图中肯尼迪患者针极肌电图结果表现为:活动性损害比例(异常被检肌/总被检肌):颅段:22%,颈段:45%,胸段:36%,腰骶段:40%,可看到在颈段被检肌活动性损害最为明显;慢性再支配比例(异常被检肌/总被检肌):颅段:78%,颈段:91%,胸段:85%,腰骶段:91%;6.本研究对14例肯尼迪病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查测定。其中性激素异常10例:促黄体激素异常2例、催乳素异常5例、睾酮异常4例、促卵泡成熟素异常1例。代谢紊乱6例:脂代谢异常4例、血糖升高2例、肌酸激酶升高10例。7.本研究对14例患者进行AR基因1号外显子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及肌酸激酶的相关性分析,以检测是否可用来评估肯尼迪病病情:CAG共有6种重复,范围在39-54之间。基因与临床表型分析显示:CAG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CAG重复次数与肌酸激酶无相关性(P>0.05)。结论1.肯尼迪病临床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肌酸肌酶及代谢异常,本地区患者性激素检查催乳素异常比例较高;2.神经电生理的异常表现为慢性神经源性改变及感觉神经波幅降低,除此外该研究发现肯尼迪病患者尺神经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较其他运动神经更易受累;3.基因检测为诊断肯尼迪病的金标准。
其他文献
背景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心房不协调活动为特征,导致心房机械和电功能紊乱。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0.4%,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超过95%的房颤患者年龄大于60岁。80岁的患病率约为10%。40岁的人一生中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约为25%。已有研究证明房颤与左房增大有关,而左房增大既是心律失常的原因又是后果,且房颤的并发症也与左房的增大有关。进一步分析研究不同病因房颤患者、房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在左心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多见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中。对于左心相关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目前不推荐用PH特异性治疗,针对性的心衰治疗依然是目前的治疗方法。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心衰的新药,也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主动脉瓣钙化(Aortic Valve Calcification,AVC)是一个随着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的多因素、多机制主动调控的病理过程,从流行病学到组织病理学均与CHD具有相似性。豫北地区人群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豫北地区人群主动脉瓣
背景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改变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长。目前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是引发全球AF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和病因。AF是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高血压群体中最易先发生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未经干预的情况下发展为持续性房颤,进而永久性房颤的发生
背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家族聚集性、症状早期发作以及无心脏结构异常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AVNRT的病理生理。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基因突变参与AVNR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发现与AVNRT发病相关的特定基因,故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来了
背景:钙化型主动脉瓣病(CAVD)在我国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CAVD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识别参与CAVD进展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并将其作为CAVD的新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CAVD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51472(包括5个正常主动脉瓣和5个钙化主动脉瓣)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死亡或残疾,给患儿母亲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国内外研究均显示,CHD患儿母亲的负面情绪体验较重,持续至患儿出院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对母亲自身健康和家庭氛围不利,影响患儿恢复过程。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可以
背景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的异常表达可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进而诱发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但FGF23的表达水平是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相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背景最近几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等肥胖参数与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随着腹部脂肪定量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开展,但是缺乏系统性,同时国内外针对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发生关系的研究甚少。目的1.探讨腹部脂肪含量与分布
背景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神经网络活动和突触信号传递过程起到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蛋白质棕榈酰化是细胞内唯一可逆的16碳脂肪酸的修饰反应。目前研究证实人体中有23个酶负责蛋白质的棕榈酰化修饰,然而蛋白质的去棕榈酰化作用却只有4个酶参与,棕榈酰蛋白硫脂酶-1(Palmitoyl protein thioesterase-1,PPT1)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