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自体脂肪组织作为一种理想软组织填充材料,在整形与美容外科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脂肪细胞的耐缺血能力较差,失去了原有微血管结构的脂肪组织颗粒移植物,在与受区重新建立血运以前,常因局部血浆营养不足而发生脂肪细胞坏死、脂肪组织吸收及硬结、囊肿形成等并发症。针对这一问题,试图通过促进移植脂肪组织血管化以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从未中断过,但一直难有重大突破。近年来,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SVF)细胞的应用为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现已证实,脂肪组织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同时还是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来源,这些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原始状态细胞,参与维持脂肪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损伤修复。在脂肪颗粒移植物的获取过程中,大量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存留在供区,只有少数ASCs随脂肪颗粒被移植到受区。这促使研究者们将富含ASCs成分的SVF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将其重新添加到脂肪移植物内,以恢复脂肪组织中原有的干细胞含量。这一技术由日本学者Yoshimura首先报道,被称为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手术中,Yoshimura等在脂肪移植物内添加了从等量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SVF细胞,其临床试验结果证实SVF细胞能使脂肪移植物的存活状态得到改善;在超过1年的术后随访中移植的脂肪组织未发生纤维化或粘连;只有2-3%的患者被检测出有囊肿形成或微小钙化灶。一些基础研究结果提示,SVF细胞在脂肪移植中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局部组织血管化、抑制细胞凋亡以及动员脂肪祖细胞分化;但对于SVF细胞自身的分化潜能在脂肪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对SVF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存活能力和最终命运还不得而知。SVF细胞能否在脂肪移植物内的局部缺血微环境下长期存活?是否能向某一特定的细胞类型进行分化?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报道SVF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体内存活及分化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目的:本课题将重点针对SVF细胞在脂肪移植微环境内的生物学转归展开研究,通过分离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脂肪组织来源的SVF细胞,建立能对SVF细胞进行体内示踪观察的细胞辅助脂肪移植(CAL)模型,探讨SVF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体内存活和分化情况,为SVF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分离GFP转基因小鼠腹股沟脂肪组织来源的SVF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法对新鲜分离的GFP阳性SVF细胞(GFP+SVF)进行活细胞计数。切取C57BL/6J小鼠的腹股沟脂肪组织制备成脂肪颗粒。选择BALB/c裸鼠作为脂肪移植受体。将0.5ml(0.360±0.005g)脂肪颗粒与5×105个GFP+SVF细胞混合后,共同注射移植于BALB/c裸鼠头部后方的颅骨表面,建立能对SVF细胞进行体内示踪的细胞辅助脂肪移植(CAL)模型。实验分为2组:(1)以C57BL/6J小鼠脂肪颗粒混合GFP+SVF细胞的注射移植为实验组;(2)以C57BL/6J小鼠脂肪颗粒混合PBS缓冲液的注射移植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术后各个时间点(第1、7、14、28、35、42、56天)切取脂肪移植物标本,称取移植物重量进行组间比较。2.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4只实验动物进行应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的动态示踪研究。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于脂肪移植术后第1天、7天、14天、28天、35天、42天及56天,连续监测GFP+SVF细胞在脂肪移植物局部的存活情况。通过IndiGo操作分析软件对GFP+SVF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3.为明确GFP+SVF细胞在体内向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自发分化的潜能,我们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第7、14、28、35、42、56天)切取含有GFP+SVF细胞的脂肪移植物标本,制作成厚度为3μm石蜡切片。分别应用抗Perilipin抗体(脂肪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和抗CD31抗体(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并用AxioVision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脂肪移植物重量均在移植术后第14天出现明显的下降;术后早期两组的脂肪移植物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第28天、35天、42天及56天,实验组的脂肪移植物重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2.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的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的GFP+SVF细胞荧光强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移植术后第14天GFP+SVF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出现了显著下降,其平均荧光值下降至术后第1天的47.2%;随后,GFP+SVF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继续减弱,其术后第56天的平均荧光值仅为术后第1天的17.3%。3.移植术后第7天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一些GFP+SVF细胞能够在脂肪移植物内自发地向脂肪细胞分化。GFP和Perilipin双阳性细胞(GFP+Perilipin+)随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形态改变,在术后第56天形成含有脂滴的成熟脂肪细胞。移植术后第28天,在新生血管管壁内可检测到同时表达GFP和CD31的双阳性细胞(GFP+CD31+),它与GFP阴性的内皮细胞(GFP-CD31+)共同形成微血管结构。研究结论:1.应用GFP转基因小鼠作为SVF细胞的有效示踪工具,可通过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等多种方法对SVF细胞的体内存活和分化情况进行实时、持续的观察。这一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SVF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及其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2. GFP+SVF细胞的活体荧光成像连续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VF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能在脂肪移植物内长期存活,但大部分SVF细胞在脂肪移植早期发生了细胞死亡3.通过对脂肪移植物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我们验证了SVF细胞自身的分化潜能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证实,存活的SVF细胞能在脂肪移植物内自发地向脂肪细胞分化,促进脂肪组织再生;同时也能向内皮细胞分化,参与脂肪移植物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以上研究结果提示SVF细胞可能通过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促进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稳定性的变化目的通过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不同状态下呼吸中枢驱动稳定性,探讨其在OS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
目的总结《证治准绳·类方》治疗目病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证治准绳·类方》中治疗目病的方剂449首,包含338种药物。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其技术的发展也更是与时俱进,飞速前进。信息时代
<正>2015年10月29日成都地铁官网发布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第三方质量检测材料及桩基标段招标公告。根据公告内容,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北起新都区香城大道,南至天府
会议
当前越来越多的二语学习者选择海外留学来提高他们的第二语言水平,本文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心理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海外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信念。多数关于学习者信念的研究主要
国内制备松香和松香酯乳液主要采用常温常压转相贩性剂制备松香乳液,国外则普遍采用阳离子高分子分散剂来制备阳离子松香乳液.国内有关松香酯乳液制备的研究较少,其需求主要
作为我国铁路路网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合资铁路承担着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社会资金建设铁路,推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然而,在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据纳入指标及排除指标纳入文献,根据Jadad评分及偏倚分析对文献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中轴线历史文化的溯源,阐述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北京旧城中轴线布局的影响。
有关机关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提起的海洋环境诉讼,其所保护的客体是环境公共利益,因此在性质上属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根据目前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框架,海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