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图阿拉城位于辽宁省离抚顺市内100多公里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这座古老城池曾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联系传统满族民居和后金宫殿建筑的纽带。新宾满族自治县作为传统满族的聚居地,经过了几百年来的时间沉淀,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记录着满族民俗文化与建筑在历史进程的发展与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面临着经济落后、民族特征流失和旅游开发等压力下,赫图阿拉城逐渐失去了满族民族特色。主要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原有的少数民族地域建筑发生了文化断层。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在2004年开发设计时,并未从赫图阿拉这样的历史建筑的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考虑,导致这座老城被开发后如今反而成为了一座“死城”。 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赫图阿拉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能够从中找到一条适合满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文章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叙述满族文化起源和满族传统建筑形式的演变,通过实地调研介绍赫图阿拉城内建筑的概况与现状,然后从建筑学的角度,即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形式特点,比较分析关外赫图阿拉城与沈阳故宫这两处满族传统建筑在材料、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究后金政权下不同时期的满族传统建筑的形式特点。接下来,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比较两者的建筑装饰,并进行实际的设计创作研究,希望从中能够寻找出一种适合当代背景下的满族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方式。最后,总结出一条适用于赫图阿拉城传统建筑形式传承与发展的途径,用以彰显满族地域特性、树立满族区域形象。 本论文属于建筑学研究领域,并且涉及艺术学、设计学、旅游学、民俗学、地域文化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解析以赫图阿拉为典型的满族传统建筑形式文脉的价值所在,即历史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希望借助本论文的契机,能够为满族传统地域建筑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为满族新建筑装饰形式的营造及传承发展民族建筑文化之路提供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