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累及深基质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远期疗效,探讨深基质皱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其转归。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因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Keratoplasty,DALK)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病例纳入标准:病灶深度累及深基质,A超测量的角膜厚度大于250μm且小于600μm。病例排除标准:因角膜感染急性期导致的角膜水肿,既往有角膜穿孔史,患有弱视、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等其他眼部疾病。入选的病例根据手术中是否存在深基质皱褶分为皱褶组和无皱褶组,再将皱褶组根据术中是否剥除皱褶暴露后弹力层分为皱褶保留组和皱褶剥除组。统一对所有患者进行末次随访,观察角膜植片植床形态,测量记录末次随访的最佳戴镜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节OCT形态、角膜地形图、眼压等数据,记录术后并发症如复发、排斥、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不良事件。将无皱褶组、皱褶保留组和皱褶剥除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术前与末次随访BSCVA采用卡方检验,三组末次随访结果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入选89例患者89眼,其中无皱褶组48眼,皱褶保留组14眼,皱褶剥除组27眼。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47.08±12.93岁(18~66岁),男女比例为54∶35,术前平均BSCVA为1.63±0.52(0.5~2.3) LogMAR,病灶大小为5.58±1.80(2~10mm),平均随访时长为45.99±16.34月(24~87月)。末次随访BSCVA为0.44±0.31(0.0~1.3)LogMAR,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89眼中有39眼(43.82%)视力等于或优于0.3 LogMAR。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1737.72±573.46/mm2(816.4~3069.3/mm2)。术后出现HSK复发8眼(8.89%),经药物治疗后好转;基质排斥3眼(3.37%),其中2眼药物控制不良后行二次深板层移植手术治疗,1眼行药物治疗后好转;3眼分别于术后3月、5月、13月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其中1眼行内皮移植治疗,2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在皱褶剥除组、皱褶保留组和无皱褶组三组中,术前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剥离过程中皱褶剥除组、皱褶保留组和无皱褶组的角膜穿孔数分别为10眼(37.04%)、1眼(7.14%)、4眼(8.33%),末次随访BSCVA分别为0.42±0.31 LogMAR、0.48±0.27LogMAR、0.44±0.32 LogMAR(p=0.817),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21.0±546.5/mm2、1665.7±601.4/mm2、1824.4±577.5/mm2(p=0.299)。此外,三组角膜散光、角膜中心厚度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在随访过程中,大部分皱褶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淡,其中有3例病人皱褶完全消失。 结论: 1.DALK治累及深基质的HSK具有稳定的远期临床疗效。 2.深基质皱褶在手术中难以剥离,强行剥除易引起后弹力层穿孔;皱褶在术后会逐渐变淡甚至消失,对患者术后长期BSCVA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