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热裂解与传热过程耦合机制基础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空天技术的发展,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问题是颇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再生冷却技术是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难题最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技术途径。解析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裂解反应、传热和结焦复杂耦合现象已成为主动冷却过程调控和优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解析燃料裂解反应与传热过程耦合机制,力图为真实发动机冷却通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采用流化沙浴加热实验装置,研究了超临界燃料HF-1的裂解反应及产物分布,基于等效体积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16种物质和10个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对电加热管内燃料裂解转化率的预测偏差小于15%,壁面和流体温度偏差小于20 K。建立水平圆管内碳氢燃料的流动-反应-传热耦合模型,并完成实验验证。结果发现,低热流时(低于400 k W/m~2),裂解反应能有效强化传热过程。当热流从426 k W/m~2增加到758 k W/m~2时,Nub从108.8下降到73.4。这可能是由于高热流下近壁面深度裂解反应显著增大了近壁面流体的粘度和导热系数,及热物性的径向分布梯度,使得边界层效应更加明显。在不同矩形通道内(宽高比λ=1~5),实验研究燃料的裂解反应和对流传热过程,并建立冷却通道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矩形截面内出现明显的传热差异:在顶壁面,增大λ使得平均热流降低、主流体吸收热增大,有利于传热;当λ从3.2增加到5时,平均传热系数从4480增加到4709 W/m~2K。在侧壁面和角落处发生传热恶化,壁温升高3-4 K,存在较优结构(3<λ<5)平衡换热面积与裂解反应对传热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二次反应使得角落处粘度增加,边界层更厚;还可能是侧壁面深度裂解反应导致物性急剧变化和化学吸收热降低,增大传热阻力。针对真实发动机工况,通过改变电加热管的壁面厚度,研究了不同程度非均匀热流分布下(q=44.1~674.8 k W/m~2)超临界碳氢燃料裂解反应传热过程及结焦特性。在裂解反应初期,周向非均匀热流增强了截面内的二次流,有利于对流传热;在高转化率下,二次流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热流非均匀性的加剧,局部高热流区的近壁面深度裂解反应显著增大了边界层的传热阻力,同时还导致湍动能降低及湍流传热距离增加,进一步增大湍流传热阻力,使得平均传热系数逐渐降低,最高壁面温度急剧升高,从而恶化壁面结焦。
其他文献
药物不同晶型的物化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产品晶型稳定性差、晶体形貌差、难过滤、压片性能不好等难题,这些因素都会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制药工业中,药物晶体的性质研究及多晶型的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阐明有机多晶型的结构-机械性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而对药物多晶型的筛选和调控的不同方法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药物的不同晶型对应的机械性能不同,这会对产品的过
学位
该文提出了基于视觉识别物料机械臂完成智能分拣的设计思路,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由工业相机采集待分拣物料图像,HALCON软件处理;其次通过标定、滤波去噪、特征提取、坐标变换分类识别物料;然后由主控制器PLC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信号,在上位机Visual Studio 2019环境中进行Winform窗体开发;最后结合PLC编程软件TIA Portal V15.1,精准控制机械臂完成物料分拣作业。实验结果表
期刊
在已有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利用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对氯沙坦(1)的合成进行连续流工艺改造:以2-氰基-4’-甲基联苯(2)和2-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3)为起始原料,在微通道反应器内经溴化、N-烷基化及四唑环加成反应制得1,总收率70.3%(以2计),纯度>99.6%。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安全性明显提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期刊
将自然界中的天然酶催化过程应用于化学工业,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生物催化剂,一直是酶工程的核心课题。本文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脂肪酶和多酚氧化酶为基础,采用固定化酶乳液和仿生纳米酶技术构建同时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油水两相生物催化系统和纳米酶生物催化剂。脂肪酶可以催化羧酸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由于其具有在油水界面处催化活性最高的特点(水溶性的脂肪酶
学位
精馏序列合成是一个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在精馏序列合成中同时考虑精馏塔间的能量集成与热耦合会进一步提高精馏系统的能效,但这也使得问题的规模急剧扩大、流程结构的表示更为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更加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优化方法,实现了高效、自动合成同时含能量集成与热耦合的精馏序列(HITCDSs),该精馏序列合成中允许非清晰分离,从而使分离过程热力学效率极大提高,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能耗。为有效实施随
学位
聚合物膜是高效膜分离技术的核心,但通量与截留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膜污染现象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目前,应用新材料、开发新策略构筑高性能膜成为研究热点。植物多酚因其较强的固/液界面特性、涂层易于进行二次修饰、亲水性好、绿色价廉等优势,在膜的制备和修饰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本文基于新型植物多酚辅助策略,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聚合物复合膜,探究了分离层的形成机理和构效关系,系统评价了膜的分离性能和应用潜力。采
学位
木质纤维素酶解过程具有底物结构复杂、酶种类多样、影响因素繁多等特点。其中,纤维素酶在底物界面的吸附是木质纤维素水解过程和酶循环回收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酶和膨胀素在纤维素或木质纤维素表面单独或协同吸附及作用机理,并考察了温度、p H、抑制剂、锌离子等操作条件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内切/外切纤维素酶在纤维素表面的实时吸附行为。考察了抑制剂、p H和温度对外切纤维素酶(
学位
有机框架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规整、活性位点明确和易于修饰等诸多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光催化材料。本研究以有机框架材料为构筑单元,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分类型、载流子传递形式、界面结合方式的异质结光催化剂,以强化载流子分离与传递、界面分子扩散过程,进而实现高效光催化产氢。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异质界面不相容性问题,构建了金属有机框架(MOF)@MOF同型异质框架(NH2-MIL-125@OH
学位
对于高性能飞行器,碳氢燃料作为能量来源提供动力的同时还需作为冷却剂来降低飞行器的热负荷。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是其作为冷却剂使用时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安全,而该性能指标与燃料组成密不可分。本文系统研究了燃料中烃类组分、抗氧剂及杂原子化合物等组分对其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加氢途径获得高热安定性燃料。采用快速小型氧化测试仪(Petro Oxy)分析了典型烃类组分(十氢萘)在不同氧化阶段氧
学位
碱金属离子电池体系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深受新能源汽车的青睐。但随着大规模储能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锂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钾离子电池因钾资源储量丰富且来源广泛等优点,成为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补充/替代者,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负极材料是锂/钾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对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开发具有高性能的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