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蟋脑中央复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三维重建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复合体(central complex,CC)是昆虫“微小脑”中非常显著的神经组织结构,具有运动控制、偏振光导航、视觉认知及视觉学习与记忆的功能。研究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脑中央复合体的组织学及其三维重建结构,对进一步探讨昆虫脑、特别是中央复合体各种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应用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对双斑蟋的脑神经组织进行石蜡切片、镀银染色、显微镜观察、照相及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中央复合体组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实验结果:1.双斑蟋中央复合体组织结构双斑蟋中央复合体位于两前脑中部,两半球的蕈形体之间,其由四个主要的结构和两个附属结构构成,主要结构从前往后依次为:(1)上侧中心体(the upperdivision of the central body,CBU),(2)下侧中心体(the lower division of the centralbody,CBL),(3)前脑桥(protocerebral bridge,PB)和(4)一对小结(pairednoduli,No),上侧中心体和下侧中心体统称为中心体,中心体位于两侧蕈形体之间呈扇形分布。两个附属结构分别为前唇(anterior lip,aL)和一对外侧附属叶(lateral accessory lobes,LALs)。分别位于中心体的前部和外侧。2.双斑蟋中央复合体的三维结构对中央复合体的四个主要的结构和一个附属结构(前唇)的三维重建结果发现,上侧中心体为中央复合体最大的结构,内外分为8层(左4层,右4层),其背部后侧为前脑桥,前脑桥从背侧观,可见两侧略向后内侧弯曲。上侧中心体下侧为下侧中心体,呈黄豆状。小结,一对花生状,位于下侧中心体腹侧下方。前唇位于上侧中心体下方,后面紧靠下侧中心体。结论与讨论:双斑蟋前脑体积最大,是信息联络整合中心,中央复合体主要由四个结构构成,从前往后一次为:上侧中心体,下侧中心体,前脑桥,一对小结,此外还有两个相邻的附属结构,其分别为:前唇和一对外侧附属叶。双斑蟋的中央复合体组织结构与与果蝇相比有差异,与蝗虫相比相类似。
其他文献
笔记在交替传译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己学习交替传译的体会,探索如何做笔记才能使传译过程顺利完成。根据吉尔的负荷模型,笔记要尽量精简。根据塞莱斯科维奇释意三
<正>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
高速铁路对沿线居民的噪声污染日益受到关注,在线路两侧设置声屏障是降低车外噪声的有效措施。基于边界元理论,利用高速列车车外声源现场试验识别结果,建立考虑车体和轨道结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郑州市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伤椎70个,采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日常运维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为接触网PHM提供支持,但其通常具有多源、异构、种类繁多等特点。为了从全局出发对接触网业务数据进行
在对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行为不仅会对绩效产生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尤其对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对
日本园林初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中国古典园林相仿的。由于中日两国的地理、文化、经济、民俗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园林观。采用不同的造园要素,主要从中日园林的建筑,水
目的: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探究,以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多发的妇科性疾病,从而施行相应措施,保障其健康情况处于安全标准。方法:对300例农村已婚育
<正>实现儿童品德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课程宗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必须始终立足于生活。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把握教材,组织教学,指导活动,才能保证《品德与生活
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学界(主要是美国、法国和英国)对美国作家艾德加·爱伦·坡170多年的研究史的梳理,试图说明坡在西方的接受过程以及批评标准的变迁。指出在坡生前到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