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台湾山溪性河流沉积物源示踪及水系演变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溪性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4km2,源头海拔高于1000m的河流。尽管山溪性河流流域面积不足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但却贡献了全球海洋碎屑沉积物的~45%,可溶性离子的~30%以及大量的颗粒有机碳,是全球陆地-海洋源汇体系中重要的载体。台湾位于亚欧大陆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构造活动强烈、降水丰富、台风频发,山溪性入海河流众多,沉积物通量大,是研究短时间、高通量、快速沉积输运事件等现代地质过程的理想场所。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台湾可以为台湾海峡、冲绳海槽、东海陆架、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及海盆提供丰富的陆源硅质碎屑,因此台湾河流沉积输运过程受到广泛关注。末次冰期以来台湾地区的气候、地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作为重要的物源区,台湾地区水系的演变也会影响周边海域的沉积记录。为探究末次冰期以来台湾山溪性河流水系的演化历史,本研究以浊水溪河口长为98m、沉积年龄60ka的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手段,对不同时期浊水溪河口的砂质和泥质沉积物进行综合物源分析,进而反演自末次冰期以来浊水溪水系的演化过程。黏土矿物组分、重矿物组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末次冰期以来浊水溪河口沉积物的物源发生过显著变化。在末次冰期时,相对含量较低的蒙脱石,较高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数,较低的ZTR指数以及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均表明海岸平原及西部山麓为浊水溪河口的主要物源区。末次冰期结束后,沉积物当中的蒙脱石含量上升,伊利石结晶度指数下降,ZTR指数上升,碎屑锆石U-Pb年龄与雪山山脉更相似,表明上游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所贡献的沉积物比重有所增加。结合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演化史,推测上述物源区的变化是河流水系演化造成的。在末次冰期时,浊水溪上游长度较短,可能发源于西部山麓。冰期结束后,台湾地区的气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浊水溪源头逐步上溯至今天的位置。本研究为冲绳海槽、台湾海峡及南海北部陆架等沉积区的研究提供随了时间变化的物源信息,并作为一个研究案例,与世界上其他山溪性河流进行对比,预测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河流水系的进一步演变。
其他文献
不同于有限元法,无网格法不依赖节点之间的有序拓扑连接,仅根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即可构造任意高阶光滑的形函数,这一特性为构造需要形函数高阶导数的配点法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由于无网格形函数一般不是多项式,例如常用的移动最小二乘和再生核无网格形函数,其高阶导数的计算十分复杂耗时,而递推光滑梯度理论为构造任意高阶无网格形函数的光滑梯度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但是,递推光滑梯度的无网格配点法虽然在静力分析中
自1985年“镜泊湖”会议后,我国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开始进入轨道。在加大对本科教育评估的同时,对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也开始出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却忽视了受教育主体即学生的就读体验。从受教育主体的视角切入,关注他们的就读体验,改进培养过程,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评估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结合国外经典就读体验问卷及其汉化版,将就读体验分为五个维度:教育学硕士的背景特征,教育学硕士的在校学
近年来,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紫外光电探测器(UVPDs)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基于光电导型的UVPDs需要一个外部电源来驱动,这对于在远距离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电源充电和替换带来了诸多不便。基于光电化学型的紫外探测器不仅能够实现自驱动,而且环境适应性强,可实现在远程操控环境下的独立自主、可持续、长时间的工作。基于目前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自供电UVPDs的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UVPDs
近年来,健康管理的理念越来越流行,人们更加重视身体的健康状况,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的早期干预方法与理念,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展、保持健康状况。问诊作为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一个重要诊查方法,其获取的诊断信息可以占到全部中医四诊信息的80%,对后续的辩证论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有中医诊断信息化系统中,问诊系统通常都是使用问答题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症状信息的采集,无论对任何症状的患者均是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海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精锐的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灰飞烟灭,而《凡尔赛和约》中的惩罚性限制条款又给德国海军的重建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但是德国海军仍然积极推动重建工作,通过规划未来海军发展战略,重新组织人员,制定新的培养和训练计划,秘密进行装备研发以及在和约限制下重新制造新型军舰,制定造舰计划等诸多活动,德国海军在魏玛政府时期的重建进程是艰难的,长期受到资金不足和政治风波的
蛋白质和多肽是生物制药领域的支柱,重组蛋白的生产对于新蛋白药物的开发和药物靶标的结构确定都至关重要,其可用于体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而生产重组蛋白的关键是:构建生产目的蛋白的稳定、高产细胞株平台,包括质粒的构建、稳转细胞株的筛选、重组蛋白的特异性检验、细胞株的稳定性分析、细胞株培养条件的优化、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重组蛋白的临床应用等研究。本研究旨在构建以CHO细胞为宿主的重组蛋白的生产平台,对
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将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与薄膜层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免疫层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便捷、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诸多优点,在医学诊断、食品检测、环境卫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应用中,由于受检测环境影响以及技术的限制,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主要应用于定性检测或者半定量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耗费人力,容易产生较大的
转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超声速气动研究中的重点,预测边界层转捩位置以及控制转捩发展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孔隙结构影响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问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孔隙结构的尺度和特征等因素对转捩和扰动失稳演化的影响规律,本研究能够为利用表面孔隙特征对转捩/气动热进行流动控制的方法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宏观孔隙结构楔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γ-Reθt模型进行计算,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人们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随之增强,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社会养老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01年我国早已经正式走进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的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已经达到了18.1%、12.6%。中国发展基金会估算,至2022年前后,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预计将达到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防治困难。利用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研发植物疫苗,是该病害防治的新途径。本研究进行了番茄无致病力青枯菌的遗传稳定性及其诱导抗病机制研究,为青枯病植物疫苗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强致病力菌株和过渡型菌株为参比菌株,比较无致病力菌株连续传代50次后的菌株即F50与F1菌株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