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F8增强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转移性前列腺癌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去势治疗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导致剩下存活的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导致治疗抵抗。β-catenin信号介导的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去势治疗抵抗(CRPC)发生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微环境刺激肿瘤细胞发生全基因或基因特异性表观遗传谱(Epigenetic profiles)改变在肿瘤细上皮间质转化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在前列腺癌EMT和转移中作用及机制。材料和方法:1.小鼠动物模型实验:(1)采用TRAMP自发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利用PHF8敲除小鼠与其进行杂交获得稳定的PHF8敲除TRAMP小鼠(PHF8-/Y,TRAMP,PHF8位于X染色体上),观察其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影响。(2)采用PC-3细胞通过皮下和尾静脉注射建立裸鼠皮下和肺转移定殖模型,观察敲低PHF8后对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增殖和肿瘤转移的作用。2.体外细胞实验:采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其衍生细胞(高转移潜能PC-3M IE8细胞和低转移潜能PC-3M-2B4细胞),DU145等细胞系。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观察其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和划痕观察其侵袭和迁移能力。3.病人标本:收集前列腺癌病人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对本单位的前列腺癌组织芯片进行PHF8的免疫组化染色(该芯片中包含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21个,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17个,包含信息:确诊时年龄,PSA,gleson评分,以及是否经过去势治疗)。利用公共数据库的患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观测相关指标的差异。4.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Western blot、qPCR、RNA-seq、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IP等实验技术。研究结果:首先,通过采用本单位前列腺癌病人组织芯片以及公共数据库,我们发现PHF8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明显高表达。然后,我们采用PHF8敲除小鼠与TRAMP小鼠杂交发现PHF8敲除后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在细胞系和体内皮下及尾静脉移植瘤模型中,敲低PHF8后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敲低PHF8后,前列腺癌的EMT过程受阻。最后,我们发现PHF8可能与β-catenin结合,影响β-catenin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上述功能。结论:PHF8作为去势诱导的β-catenin信号激活的“开关”调节分子,参与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研究结果揭示了前列腺癌EMT新的调控机制,对于寻找前列腺癌新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肝胆管结石病(hepatolithiasis,HL)以左肝外叶或右肝后叶胆管分布多见,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以我国西南、华南、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部分区域较流行。HL的病因主要有胆汁淤滞、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营养不良及胆道解剖变异等。HL的长期发作可导致肝实质萎缩和纤维化、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胆源性门静脉高压甚至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HL的治疗遵循“去除病
学位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侵犯全身组织和器官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全球每年约17亿人潜伏感染,1000万人患病,170万人死亡,是单一细菌感染类疾病致死的首要病因。临床上结核病往往难以得到确诊,据估计1000万患病人群中只有700万能得到确诊,43%的肺结核不能够从细菌学上得到确诊,肠结核与克隆恩病的误诊率更是高达50%,脊柱结核的漏诊率偏高等等。目前结核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在急性胰腺炎的整个病程中,有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为病程早期,因胰腺局部炎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造成病人死亡,第二个死亡高峰为病程后期,主要原因为胰腺及胰周组织的各种局部并发症,以及合并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造成病人死亡。在急性胰腺炎后期局
学位
(?)外翻(Hallux Valgus,HV)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足部畸形,文献记载有超过200种手术方式,其中Scarf截骨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多用于有症状的中、重度(?)外翻、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为14°~20°、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正常或稍微增大、骨量充足的患者。然而,Sc
学位
研究背景:临床上严重创伤、肿瘤、骨坏死、骨感染等原因常导致大段骨缺损。自体骨被认为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但二次创伤及来源有限限制了其临床上广泛应用;异体骨及人工合成材料由于组织相容性差、成骨能力弱较少使用于临床。组织工程骨是修复大段骨缺损很好的方法,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Tissue-en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细胞与周围和远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肿瘤生存、发展和转移的关键,而外泌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体液中的游离microRNAs(miRNAs),外泌体源性miRNAs能更准确的反应外泌体来源的肿瘤细胞内特定的生理环境和功能变化,同时其在体液中数量多且更加稳定,来源广容易获取,因此,外泌体源性miRNAs有可能成为有助于早期癌症辅助诊断的一种全新生物标志物。然而,由于外泌
学位
背景和目的:随着机器人手术在胸外科的蓬勃发展,肺癌外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并驾齐驱成为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代表,也是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创面愈合问题一直是医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难愈性创面是人类疾病谱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社会下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另外,如何促进无菌性创面加速愈合,例如植皮手术的供皮区创面,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大量生物学事件共同参与,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起创面延迟愈合。创伤发生初期,创面局部缺血缺氧,造成自由基的过多产生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这
学位
研究背景青光眼是目前全世界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据估计,到2040年将会影响全球1.118亿人,其特征是病理性升高的眼压超过眼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承载极限,造成视乳头筛板处凹陷,视神经发生退行性变直至萎缩,还可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死亡和视野缺损,最终可导致患者永久性失明,这将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针对高眼压,采取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
学位
目的:开展重庆地区青光眼的致盲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了解重庆地区普通人群和青光眼住院患者中青光眼的致盲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抗青光眼手术对致盲率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为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普通人群为基础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重庆市荣昌区、綦江区等地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青光眼调查,了解重庆地区普通人群中青光眼的致盲率、患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