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翻译批评的试金石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翻译理论和实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翻译批评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显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译评中批评标准的不完善。本文着力于探讨翻译批评中的热点问题,旨在通过以《围城》为蓝本的分析来探索翻译批评的标准。把《围城》作为个案研究是基于其作者钱钟书学贯中西的才华及其作品对中外读者的号召力。《围城》英译本面世之初即享誉海内外,同时,贬抑之声也在所难免。然而这些论断多是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忽视了译者的意图及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将以译者的意图为出发点,全面分析《围城》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影响译者选择的因素,《围城》的文体价值、审美诉求以及译本的文化传递,从而消除偏见,还其公道。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是对国内外翻译批评现状的概括,以及《围城》原作及其作者地位、译本批评相关内容的综述。其中指出尽管翻译批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尽如人意。标准和尺度仍然界限模糊,有待雕琢,应当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第二章详细探讨了《围城》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及其成因。依照纽马克教授的观点,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作者和译者的意图、潜在的读者群是分析翻译策略不可或缺的三方面。在分别探讨这三方面之前,本文作者对策略和方法这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不容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深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在第三章中,作者详尽地分析了《围城》译本中文体特征和审美诉求是如何在目的语中忠实再现的,这两方面也正是《围城》的精华和神韵所在。第四章探讨了《围城》译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和再现.包括两方面:文化壁垒(障碍)和文化的各种变体。第一部分区分了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在中英文化负载词中的差异(对应和缺失);第二部分例证了文化不同方面的体现,例如婚俗、迷信和占卜、社会称谓体系以及委婉语和禁忌语等等。最后一章总结了《围城》的翻译评估,重申了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其文体价值和审美诉求的再现及其文化传递,同时指出了论文的局限性及今后研究中有望改进的方面。总而言之,全球化走向和后殖民语境倡导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因此,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使其蜚声海外并保留其原有的风韵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正是本文对《围城》进行译讦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Nominalization is a very prominent phenomenon in English written language as well as in other languages. It is in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egisters that it has
<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他自己在五十年代写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就是一篇“说明白了”的典范之作。我们在对《景》文的教学设计上,多从“师
本论文旨在探讨景区(点)介绍文本汉译英的特点、原则及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景区(点)介绍中文文本的两大特征,一为文化信息丰富,一为语言华丽、喜用修辞,接着阐释了这两大特征给
“语言僵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中,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僵化现象引起了应用语言学领域诸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国内外这
二十世纪以来,体育运动发展迅猛,它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此相应地,体育领域中所使用到的语言,即“体育语言”也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迅
由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长链醇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SMA、甲基丙烯酸十六醇酯PMA、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LMA)与马来酸酐(MA)共聚制得表面改性剂P(SMA-MA)、P(PMA-MA)、P(LMA-MA)。少量改性剂(1%~4%(质量))与聚丙烯(PP)共混,能大幅增加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展现给中国林产工业面前的是世界性的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竞争。笔者认为,机遇远大于挑战,因为它缓解了制约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约束。借
从分析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入手,反思了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与危机密切相关的10个热点问题,阐述了社会关系与生态关系问题。给出和谐发展的概念,认为和谐发展可归纳为资
超常规搭配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词与词同时出现的语言现象。它因其复杂性而引起了自波齐格以来的许多语言学家的注意。早在20世纪30年代,波齐格就呼吁学术界对词汇组合关系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