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化过程中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以沙坡头黄河南灌区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坡头黄河南灌区通过引黄与扬黄水利工程的建设,打破原有水分限制的土地开发瓶颈,把荒漠草原转化为耕地与园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实现了绿洲的梯级开发。多片扬黄新灌区的开发加快了宁夏山川的绿洲化速度,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沙漠化进程,达到了“逆沙漠化效果”,降低了沙尘暴发生频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与此同时,这种从低位到高位的灌溉绿洲开发模式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上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一即产生生态累积效应,是一个既有生产意义也有学术深度的问题。生态累积效应通常是指性质相同的活动通过加和作用、或性质不同的活动通过交互协同作用,使生态环境效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累积后使得在其外部状态和内部结构上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从景观与土壤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沙坡头黄河南灌区自2004~2017年的绿洲化过程的景观累积变化特征、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土壤水溶性物质空间累积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景观累积变化特征灌区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在近14a呈增加趋势并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2.57%,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烈。在整个研究时段内,灌区土地利用表现为草地绿洲化、耕地果园化、耕地沼泽化。草地面积减少了159.03km2,主要表现为草地开发为耕地、园地、建设用地;同时亦有部分耕地在政策与经济驱动下转化为园地,造成耕地面积在2009年有所减小。灌区草地开发同时伴随着沼泽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是除园地外变化率最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扩大为2004年的4倍,总面积达9.09km2,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指示了灌区的开发程度。从灌区景观整体而言,近14a的开发,使得灌区破碎度增加,斑块之间的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灌区内景观处于均衡化、多样化发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变化特征不同,其中园地斑块连通性增强、景观优势度不断增大,草地与耕地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建设用地破碎度与离散度均表现为增加,沼泽湿地破碎度增加但在基本道路设施的影响下其形状趋于规则化。2.土壤理化性质累积特征新灌区草地被开发初期土壤全氮(TN)、有机碳(SOC)显著降低(P<0.05),土壤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粗化,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这种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看,绿洲化过程促进了土壤养分与粗黏粒的累积、降低了土壤pH,并与老灌区水浇地相近,尤其以成熟园地表现最为显著(P<0.05),但对土壤容重影响不显著(P>0.05),土地管理方式是新灌区水浇地与成熟园地土壤性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新灌区绿洲化加速了老灌区水浇地沼泽化,使得土壤中碱解氮(AN)累积,而土壤磷(P)元素流失,土壤粗化、土壤pH与土壤容重降低。整个灌区土壤分形维数介于2.58~2.78之间,均表现良好,与土壤黏粒、粉粒、砂粒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土壤粒径与土壤养分之间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较好的相关性进行的土壤肥力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沼泽湿地>老灌区水浇地>成熟园地>新灌区水浇地>草地>新地,表明沼泽湿地是灌区土壤养分汇聚场所,绿洲化改善了土壤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3.土壤水溶物累积特征研究区土壤水溶氟、土壤硒、土壤盐分三种水溶物整体表现为北部黄河冲积平原显著高于南部南山台地。其中,土壤水溶氟于清水河入黄断面、南山台子陡坎与黄河的狭湾处累积。土壤硒在黄河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大面积分布区累积,且存在一定的表聚现象。新灌区的土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壤硒处于流失状态,使区域丧失了高硒区优势。土壤盐分主要在灌区东部、地势最为低洼平坦、沼泽湿地大面积分布区累积,土壤为中度盐化土,其次在永康镇南山台子下、扬水泵站下累积,土壤为轻度-中度盐化土。南山台子东部由于其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其土壤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区域土壤盐分本底状况,处于非盐化水平。土壤水分是灌区土壤水溶物发生迁移、累积的主要动力与原因。其中,土壤养分TP、AP、TN、AN对土壤水溶氟积累的影响高于土壤酸碱度、高于土壤粒径;对土壤硒的影响表现为土壤养分高于土壤粒径、高于土壤酸碱度;地形、灌溉制度、土层结构是造成灌区土壤盐分发生不同程度累积的主要原因。在对黄河水利进行进一步梯度开发和引黄灌溉面积有可能大规模扩大的今天,针对典型范例开展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深化对新老灌区生态关系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高扬程人工绿洲开发正负生态效应方面的争论,对重大水利和农业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后评价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中学生口译员汉英交替传译音视频为语料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学术性研究论文。本论文主要是针对汉英交传中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相关语料研究。“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作为同一文化背景、使用同一文化的人在交际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现象,往往会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出现语义空白,使得跨文化交流不能顺利进行。文化缺省常会导致学生口译员在口译实践中出现漏
随着全球一体化过程的深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频繁,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愈发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对国民经济、公众健康、农业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来入侵物种蔓延速度极快,根据生长生存范围预测其蔓延趋势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和经济,研究可重复性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鸡啼门水道入海口周边区域为研究区,水葫芦为研究对象,以Worldview
本文以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为背景,针对在当前多元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西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形式对国内音乐教育大环境进行渗透的状况下,普遍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挑战的现状,从笔者的家乡高校开始实地调查,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当代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且提出了对于高校文化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建设性的思考。全文共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语三部分
土壤碳库是地球表层最重要、最活跃的碳储库,土壤中极小的碳周转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农田土壤碳库占土壤碳库的8-10%,且农田土壤碳循环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失衡,因此对农田土壤碳的研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问题和土壤质量评价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相关数据估算了六安市裕安区农田土壤碳储量的分布,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
在一国两制的大背景下,我国形成“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特殊格局。其中,内地与香港这两大法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因而对民商事判决的自由流通有着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然而由于两地法律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民商事判决的认可与执行在实践中举步维艰,在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两地民商事判决的自由流通成为两地的共同愿景。本文在详尽阐述了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判决认可与执行的特殊性、现状、存在
空间概念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故而空间表达也成为所有语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认知方式、文化背景等的影响,不同民族的空间表达也各不相同。这使得外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常发生空间表达的误用。其中,汉、日语中用同一汉字来表示空间内部的“中(zhong)”、「中(naka)」便是其中一种。二者不但所使用的汉字相同,而且意思也较为相似。这使得中国日语学习者常习惯用汉语的“中(zhang)
我国本地特色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性、音乐教材的高度统一性导致了音乐课堂的单一性。这要求音乐教师在保证教学目的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创新课堂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兼顾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推进音乐课程改革,在基本课程改革要求下将本地音乐应用到音乐教育课程,建立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巴蜀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地区特色音乐资源,这对于当地引入本地音乐资源,进行音乐课程
美国电视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有大范围的受众基础,其影响力也是十分强大。罪案剧一直是热门的美剧题材,在我国也有广泛传播和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近年来,女性意识不断崛起,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也蔓延到世界各国。这种思想革新也体现在美剧中,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女性主义视域下罪案剧的变化,并将这一体现女性主义和罪案剧相结合的类型,进行了定义和全面分析,从文化内涵、主题设定、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四大方面来研究
在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为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国家汉办提出了“六大转变”,其中第六个转变便是“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教学转变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所以,不管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对多媒体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主要是对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多媒体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访谈
高等学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般指高等学校中,具有政治意识坚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突出、能够联系和代表特定高等学校群众利益的高校教职工,这支队伍主要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等非中共人士。这支队伍与我们党合作历史渊源深厚。对于当前而言,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践行群众路线、推进人才兴国战略、助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走访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委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