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4+T淋巴细胞探讨百草枯中毒小鼠肺损伤的相关免疫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小鼠百草枯中毒诱导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模型目的:百草枯(PQ)对人体有剧毒性且无特效解毒药,临床上以口服导致的急性PQ中毒为主,死亡率高。腹腔注射和灌胃法是构建动物PQ中毒模型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最终的模型效果受多种实验条件的影响。第一部分实验将就急性PQ中毒模型建立后,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以及纤维化情况进行评估,旨在为后续实验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PQ中毒后ALI和肺纤维化模型。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禁食不禁水6小时后,以80mg/kg剂量给小鼠灌胃PQ溶液(100mg PQ标准品溶于10ml无菌双蒸水中),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无菌双蒸水,灌胃完成后继续禁食2小时后恢复饮食。灌胃后第3天,取肺组织检测小鼠PQ浓度,并通过观察小鼠肺部大体情况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评估小鼠早期肺部损伤情况;灌胃后第3、7、14、21天取肺组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小鼠肺部纤维化情况。结果:Balb/c小鼠灌胃PQ溶液后第3天仍可在肺内检测到PQ信号。而且在灌胃后第3天,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小鼠肺脏可见明显充血呈异常的深红色,肺组织HE染色可观察到WT-PQ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浸润渗出。灌胃后第3、7、14、21天,Masson染色均可观察到小鼠肺泡结构破坏,肺间隔明显增厚,间质内蓝色胶原沉积显著增多,其中以第14天最为明显。结论:本部分实验成功构建小鼠PQ中毒诱导ALI和肺纤维化模型,且纤维化的高峰期在14天左右,因此本实验终点确定为灌胃后第14天,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PQ中毒后肺损伤的相关免疫机制提供合适的实验模型。第二部分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百草枯中毒后肺损伤显著减轻目的:百草枯(PQ)致肺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未阐述完全,目前普遍认为与PQ诱导的氧化应激失控和炎症反应有关,但是临床上抗氧化和抗炎疗法的效果并未十分满意。研究表明免疫性相关机制在PQ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键性细胞以及具体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本部分实验旨在研究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PQ中毒后ALI和肺纤维化的发生情况,寻找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免疫细胞线索。方法:本实验分别建立Balb/c小鼠和SCID小鼠的PQ中毒模型,相应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的灭菌双蒸水。使用质谱技术检测造模后72小时内染毒小鼠肺组织PQ浓度。观察各组小鼠造模后14天的生存状况。造模后第3天取材,通过肺的大体观、HE染色,透射电镜(TEM)观察评估小鼠ALI情况。造模后第3、7、14天取材,通过肺组织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IHC)检测α-SMA表达水平评估各组小鼠肺纤维化情况。另外,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ROS含量,采用TUNEL试验观察小鼠肺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染毒后的3h、12h、24h、48h和72h,SCID小鼠和Balb/c小鼠的肺组织内PQ浓度基本一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SCID小鼠染毒后14天的生存率(100%)明显高于Balb/c小鼠染毒后(64.29%,P=0.0154)。造模后第3天,肺脏肉眼观、HE染色和TEM观察结果显示,WT-PQ组小鼠肺脏大体呈异常的充血水肿;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渗出浸润;电镜下II型肺泡上皮细胞形态异常,胞质板层小体和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并且间质内已可见明显增多的胶原纤维;而SCID-PQ组小鼠无论是大体水平、病理显微水平或是电镜超微水平,肺部损伤均显著减轻。造模后第3、7、14天,WTPQ组的小鼠肺组织Masson染色显示肺泡结构破坏、肺间隔增厚以及胶原纤维显著沉积,而SCID-PQ组Masson染色未见明显异常,IHC结果显示WT-PQ组小鼠肺α-SMA的含量明显高于SCID-PQ组。ROS检测和TUNEL实验结果显示,与WT-PQ组相比,SCID-PQ组小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SCID小鼠PQ中毒后ALI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减轻,且SCID小鼠PQ中毒后肺部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亦明显减轻。第三部分:CD4+T淋巴细胞转输后激发SCID小鼠百草枯中毒后肺损伤及其相关免疫机制探讨目的:前期大量研究证明CD4+T淋巴细胞参与多种原因诱导的肺损伤,包括PQ中毒。其中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IL-17A是促进ALI和肺纤维化形成进展的重要细胞因子。本部分实验旨在通过评估过继转输CD4+T淋巴细胞的SCID小鼠PQ中毒后肺损伤的发生情况,检测脾脏及肺内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PQ中毒后肺损伤的相关免疫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转输野生型Balb/c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至SCID小鼠体内,并分别建立Balb/c小鼠、SCID小鼠和过继转输CD4+T淋巴细胞后SCID小鼠的PQ中毒模型。造模后第3天,通过肺的大体观、HE染色,TEM观察结果评估小鼠早期肺部损伤情况;造模后第3、7、14天取材,通过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IHC)检测α-SMA表达量评估各组小鼠肺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和TUNEL试验分别检测肺ROS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染毒后小鼠脾脏和肺脏CD4+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以及脾脏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变化;WB检测脾脏CD4+T淋巴细胞内IL-17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和肺组织TGF-β1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荧光技检测肺组织CD4IL-17A水平。结果:转输的CD4+T淋巴细胞可成功分布至SCID小鼠的外周血、脾脏和肺组织内。造模后第3天,转输CD4+T淋巴细胞后的SCID小鼠中毒后出现明显的肺损伤:肺脏表面充血,外观呈异常的深红色;HE染色显示肺内肺泡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浸润渗出;电镜结果发现肺泡的塌陷,II型肺泡上皮细胞形态异常,胞质内板层小体和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间质内已有明显胶原纤维增多,与WTPQ组小鼠表现一致。造模后第3、7、14天取材,Masson染色显示SCID-Trans-PQ组小鼠肺间隔明显增厚,胶原纤维明显沉积,IHC结果显示染毒后的过继转输小鼠肺α-SM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WT-PQ组结果一致。另外,SCID-Trans-PQ组小鼠染毒后肺内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也明显高于SCID-Trans-Control组和SCIDPQ组,与WT-PQ组结果一致。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发现PQ中毒后,Balb/c小鼠脾脏内CD4+T淋巴细胞前期比例无明显变化,第14天时比例出现降低,而CD4+T淋巴细胞上的PD-1表达量早期即明显增加,随后呈现降低趋势,14天时与对照组持平;脾脏CD4+T淋巴细胞内的TGF-β1和IL-17A蛋白在染毒后3、7、14天均明显升高。而肺内CD4+T淋巴细胞比例中毒早期明显升高,随后细胞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14天时低于对照组。然而,染毒后小鼠肺组织内CD4阳性细胞分泌的IL-17A从第3天开始直至第14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SCID-Trans-PQ组和WT-PQ组小鼠肺组织内的TGF-β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CD4+T淋巴细胞转输后激发SCID小鼠PQ中毒后ALI和肺纤维化,以及肺部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提示CD4+T淋巴细胞在PQ中毒后小鼠肺损伤形成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上调以及IL-17A和TGF-β1蛋白生成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大众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生活中需要伴侣动物的存在,从而促进了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宠物猫的饲养尤为突出。因而对常见的猫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十分重要。猫细小病毒/猫杯状病毒/猫疱1型疹病毒易感染于幼龄猫,且极易出现交叉感染。这三种病毒都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仅以疫苗免疫为主。疫苗免疫的周期较长,免疫后抗体水平还可能会下降,很有必要对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估,以便对疫
学位
犬胰腺炎是宠物临床上较多见内科病之一。犬胰腺炎是胰腺组织在病因刺激下会分泌大量胰腺消化酶,从而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使胰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坏死等炎性病变反应的疾病。常见临床症状有精神沉郁、呕吐、腹痛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胰腺的损失及坏死,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或致死。胰腺炎发病常见因素有药物因素、食物因素、病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目前兽医临床上对胰腺炎的诊断采取常规临床检测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同
学位
高水平推进“三农”发展,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为响应十九大号召,我国各地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完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随着财政支农规模的增大,财政支农工作越来越重要,各地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也日益重视。一方面要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调整政策支持方向和支农投入
学位
针对吐哈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多年生‘无核白’葡萄作为试材,在展叶期设置三个梯度水肥处理,膨大期在展叶期各处理的基础上再加三个梯度的水肥处理,共计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三个重复,开展田间水肥协同试验,研究不同水肥处理下对葡萄源库特性的影响,协调葡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出最优的水肥灌溉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水肥用量过低过高均对植株的生理生长具有较大限制作用。葡萄叶
学位
我国作为粮食大国,同时也是土壤沙化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灌耕风沙土是新疆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炭化后生成的生物质炭是目前改良灌耕风沙土研究的新方向。我国对生物质炭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干旱区瘠薄土壤如灌耕风沙土鲜有研究。本研究对提高干旱区低产土壤肥力及生物质炭改良灌耕风沙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10 a后灌耕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其
学位
本文以可追溯水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消费者决策理论结合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不同情境状况下消费者对具有不同追溯信息组合的可追溯水产品的支付意愿,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影响当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可追溯水产品的因素以及不同追溯信息组合下消费者对可追溯水产品的支付意愿。并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可追溯水产品体
学位
巨菌草作为一种既能够改善种植地生态环境,又能为种植者提供良好经济收益的作物。在南疆地区的大面积引种对当地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南疆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所以在推广种植前需要先解决机械化种植的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巨菌草茎秆种苗的物理特性试验与研究:对巨菌草茎秆种苗径向横截面测量,得到其径向近似椭圆横截面,长轴尺寸范围在13.4~24.6mm之间,平均长轴尺寸是18.2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水产品进口贸易量随疫情变化发生波动,且疫情防控状态下,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进口冷链水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案例,加大了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在进口水产品零售消费环节,一方面媒体对进口水产品的负面报道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所购食品安全信息的知情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的消费信心,导致水产品消费量下降,对水产行业打击
学位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的是互联网的影响力在农村地区逐渐扩大,农村网民的规模更是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使得农民与短视频的结合更加紧密,短视频不仅成为了农民日常消遣的主要工具,也成为农民兜售农产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术界对冲动性购买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最初的线下实体店研究转到线上店铺的研究。线上的营销刺激相对于线下来说虽然有更多的可塑性,但是传统的电商平台的营销方式具有一定的距离感,
学位
我国注重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公司也借此东风纷纷进入资本市场。我国政府从2004年至2021年连续十八年将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聚焦于三农问题,具体描绘当年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蓝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利好扶持下,在政策性扶持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向前发展的利好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选择参与到了资本市场之中来。然而,自从我国许多大型农业上市公司首次出现进入我国社会资本市场舞台以来,其中的会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