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哀歌—王夫之诗歌及其《庄子解》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夫之的诗歌饱含了自己的身世之痛,作为一名学者,诗中用典的地方很多。亡国和隐逸的经历,都将他推向了庄子,他作有《庄子通》和《庄子解》两书,在诗中也较多地用《庄子》的语言思想来运转诗思。亡国是他人生的大背景,26岁甲申年以后他就应该被判为亡国之人了,救亡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他诗歌中大量存在的故国歌谣都是明亡映像。王夫之回忆故国时候的心情是恍惚和无力的,同时又对明和南明的某些行为怀恨责备,他将这场变乱看做是一场庄周的蝶梦。作为一名儒生,他起初的忠贞是有功名心的,在“天人献策”无用之时,他渴望白战(白刃战)杀敌。而国确实救不得之后,他做了遗民,受着殉难与否的思想煎熬。他还是一名楚地的儒生,因此更多地用楚国的悲剧色来渲染明清变乱。明亡对他来讲还代表着信仰的崩塌,他在《种瓜词》中以一连串的庄子哲学来表达对儒家天道的怀疑,他感受到了一种穷途末路、涸辙之鲋的信仰困境,《庄子》中“大盗窃国”的古政治悲剧也被他拿来咏叹。隐逸也是他诗歌中的重要内容,他的隐逸诗同样结合了《庄子》的内容。里面包含了“隐几”的具体修行方式,不思虑劳神的告诫和齐生死、感物化的生命哲学。读书著述的生活内容在诗中同样有体现,还包含了他的一些“求名”的信息。隐逸时他对“羿彀”、“天刑”这种《庄子》中表述的人之困境有更深刻的体察,时时期待逃羿彀。同时他面临着大量的人生压迫,《世说新语》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1的印象挥之不去,使得他的诗思有时会接近于诗鬼李贺,满是光怪陆离的阴森词句。
其他文献
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是证据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英美法中的"可采性"和"相关性"相比,大陆法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与中国证据制度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并在近期的证据
<正>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时代发展新
<正>和谐的军政主官关系是党委班子建设质量的基础,军政主官不和谐,就不可能有团结的班子和团结的集体。建立良好和谐的同级关系,既有助于进一步协调上下级之间的纵向关系,又
对JCI标准及其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在分析我国中医医院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参照国际JCI标准加强中医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认为JCI标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
在宋代的俳谐文学发展史上,北宋中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北宋初年的俳谐诗创作不及中晚唐时期发达,处于一个低谷阶段,而北宋中期则是俳谐诗创作由衰转盛的时期。北宋中期的俳
都市空间是现代生存体验的基本范式,不仅彰显着生存其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决定着文学的精神面貌,构成着文学内在的生命内涵。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与中国其他传统地
朦胧诗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也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因其艰涩隐晦的意象语义难以为大众读者所广泛接受,因而,在它经历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热捧后,如今已悄无声息、
徐訏的小说创作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时期,以他迁居香港为界。而徐訏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集中于大陆时期,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徐訏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对于徐訏前期小说的考察,我
梁实秋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不仅曾是“新月派首席理论家”,在文艺批评思想方面多有建树。抗战期间他创作了广受欢迎的《雅舍小品》,在翻译上面也有所成就。但他也是个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