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团簇是指在一定分子层保护下,由几个到几百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光学性质具有随粒径大小而变化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其荧光发射光谱在近红外光区到可见光范围内可调谐。此外,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斯托克位移较大、反聚合能力强等特点,显著提升了现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随着纳米科技和生物技术的进步,金属纳米团簇在生物检测、生物标记、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开发经济、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的纳米团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属纳米团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铜、银纳米团簇的特殊光学性质,并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和荧光技术,将铜、银纳米团簇用于生化分析,建立了一系列分析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辅助用聚乙烯业胺(PEI)作为模版一步合成了银纳米团簇,并使用TEM、UV-Vis、FT-IR等方法对银纳米团簇进行了的表征。基于所制备的银纳米团簇,利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探索了Hg2+对纳米银团簇共振光的影响,得到其检出范围为0.1~7000nM。同时,良好的选择性及灵敏度使其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此外,通过对银纳米团簇引入Hg2+前后的TEM、UV-Vis图及PEI加Hg2+前后的FT-IR图的对比,表明是由于Hg2+与PEI的强相互作用导致了PEI-Ag NCs的团聚,从而引起了共振光的增强。2.通过控制Ag和GSH的摩尔比及反应时间,采用静电感应可逆相转移法合成了在430nm和630nm处的双发射强荧光的GSH-Ag NCs,并使用TEM、UV-Vis、FT-IR等方法对Ag NCs进行了表征。基于GSH-Ag NCs的双发射荧光性质,在Cys的检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较宽的Cys检出范围及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模拟应用实验的结果表明,GSH-Ag NCs作为检测探针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对尿样存在的其它氨基酸等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准确检测出Cys的存在。通过对银纳米团簇引入Cys前后的TEM、UV-Vis和FT-IR图的对比,表明是由于Cys与Ag的相互作用导致了GSH-Ag NCs的团聚,从而引起了荧光的猝灭。3.制备了一种高效荧光BSA-Cu NCs,通过TEM、UV-Vis、FT-IR等检测手段对CuNCs进行了表征,表明了BSA的修饰功能通过-SH与Cu2+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基于所制备Cu NCs的荧光性质探索了Cu2+对纳米铜团簇荧光的影响,得到其检出范围为0~-35μM。借助于EDTA与金属离子的强络合能力实现了BSA-Cu NCs传感器的猝灭-恢复循环,有望将该Cu NCs多次应用于检测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