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凫藻集》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启是明初著名诗人之一,因为其诗学才华而受到世人关注。他生性淡泊名利,诗才横溢却不精于政治,因此平生未曾积极于仕途。高启生于元末,卒于明初,虽才华过人却英年早逝,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无不表示惋惜。就诗歌而言,后世学者对高启十分推崇,尤其是他在明初诗坛的地位,几乎已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高启的诗歌是数百年来研究学者共同关注的主要对象,而他的古文却一直没有得到现代研究学者的足够重视。《凫藻集》是现存高启唯一的文集,收录了高启从元至正年间到明洪武初年的大部分古文作品。本文以《凫藻集》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高启及高启的古文作一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探讨。   《凫藻集》结集、流传状况和著录作品系年是本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凫藻集》的版本系统比较单一,且前代相关材料也有比较详尽的记载,因此本文对这一部分内容不作赘述,仅对其结集情况作一补充性推测。系年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大量文献材料的使用,以及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的运用。为作品进行系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考证过程,更可以为以后的高启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相关材料依据,其文献学价值不可忽视。因此本文在系年方面采取严格审慎的态度,以《凫藻集》本身的信息为依据,以其他传世文献材料为依托,对《凫藻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作了时间上的梳理,使高启古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脉络,以便于对其古文的文学性的研究。   《凫藻集》著录文章的文学性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一直以来,学界对高启古文的研究大都停留在赏析阶段,本文讨论了高启散文和韵文的创作理念,并通过分析其部分代表作品,详细阐述《凫藻集》中体现的高启的政治思想、生活态度,从而全面地展现一个作为史学家和士大夫的高启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本文讨论了高启古文作品的新的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高启古文重应用的倾向和对“奇人、奇事、奇喻”的偏好,力求发掘作为一个古文创作者的高启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并讨论当时文坛风气对高启散文的影响,以及其散文中寓于时代共性中的个性,让高启的古文在古文史上有一个合适的定位。   在研究高启《凫藻集》之余,本文也对目前学界“重诗轻文”的研究现状略加讨论,希望借此能引起学者对古代诗人的文集研究的重视,使一个作家的作品的到全面关注,也使文集的文献学和文学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  
其他文献
量词丰富是汉语和日语的特征之一。日语量词称为“助数词”(以下暂把日语的助数词也称为量词)。虽然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因为从5、6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就传到了日
本文尝试研究朱湘的叙事诗学。朱湘是著名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生前特别关注叙事诗的创作,对叙事诗这一文体类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叙事诗的创作目的,创作主题,叙事诗的前景
部件在组成整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部件中的笔画要发生书写变异。笔画的书写变异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如果笔画的书写变异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则必然加
介词框架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但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关注,所以,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选择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从”框架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可以揭示汉语介词框
在课堂教学时,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趣味教学就是主要针对这一困境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利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教学内容上,
2017年4月4日~7日,IEC/TC65/AHG3(智能制造框架与系统架构特别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召开。来自德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
早期革命文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之前,共产党人、国民党、进步作家和一些文学社团就注意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政治环境紧密
专利文献中有大量新词语,不可能事先全部收入词表,如果不能正确辨认,就会严重影响专利文献自动处理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能够自动识别这些新词语的程序。机具名是专
谷川俊太郎和加里·施奈德都是当代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被冠以“国民诗人”“宇宙诗人”“教科书诗人”等称号。施奈德被成为“美国的寒山”。他们的诗歌中都有诸多的禅宗因
本文主要研究同、韩、英美学生对汉语名量词的习得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日、韩、英美学生学习汉语名量词的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习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