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视角下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社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不断增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呈现载体更加便捷,学习时空更加灵活。在这样的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然发生了转变,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其设计和制作也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由于以赛推广高校微课的应用范围,所以目前有关于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而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的设计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能够开发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微课资源的建设。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设计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微课的相关理论和用户体验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的设计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层及框架和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根据提出的设计模型进行微课案例的设计与制作,并对微课案例的实施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做出阐述。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查阅和整理高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国内高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2.通过研究与分析微课和用户体验的相关文献,总结得出微课的概念、类型、特征和教学基本要素以及用户体验的概念和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作为建设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模型的理论基础。3.通过对现有高校微课设计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得出高校微课的主要设计要素,结合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设计理念,比较分析高校微课的设计要素与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并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模型,并对模型的层级框架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4.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模型进行高校微课的案例设计制作,将制作的案例投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测得用户的满意度良好,验证了模型,得出了初步结论。此外通过访谈进一步收集了学生用户的反馈信息,对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研究的改进思路。通过此次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模型,弥补了当前高校微课设计中忽视学生需求的不足之处。2.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模型能够帮助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微课,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微课学习体验。3.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开发的微课通过与移动学习或混合式学习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线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4.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微课设计综合考虑教师和实际教学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能够更好的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正>汇源集团副总裁李生延李生延,现任汇源集团副总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EMBA在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客座教授。在传媒领域工作十余年,熟
建筑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梁和柱用钢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的建筑承重结构,用以抵抗建筑在使用时产生的水平应力与竖向荷载。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自己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被称为我国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四有新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高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当下的绘画时状,就中国画而言,并不是"笔墨"、"图式"等本身已经过时,而是在于笔墨、图式中所包蕴的文化、社会因素及诸多背景成分与当下绘画实践的不同步。绘画语境的改变加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它描述了发生在美国南方小镇的一段悲怆伤感的三角恋。本文借助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试图解读小说主人公艾米利亚的
现代人处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消费成为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消费不仅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随之而来
目的:确定桃红四物汤总生物碱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其释放特性的研究。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缓释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的含量,检测
抽油机井口漏油是由于盘根盒内的盘根也就是光杆内密封填料因很多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渗漏。本文以漏油危害影响为基点,分析问题原因,整合故障处理对策,旨在增加光杆使用寿
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如何把握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系性和它的核心内容,如何一以贯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等,这里面有许多重
文字意识作为儿童阅读能力的基础,在学前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在学前阶段培养幼儿的文字意识对其今后的读写发展至关重要。分享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是培养幼儿文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