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蒂博一家》中的社会关系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in du Gard,1881-1958)是法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922-1940)因“以真实有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人性冲突和当代生活中的某些重要层面”而获得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获奖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因此,探索小说中的主要社会关系与该社会的现实原型是理解《蒂博一家》以及马丁·杜加尔文学创作的关键。马丁·杜加尔研究在国外已颇具规模,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作家对待政治的态度、作家的叙事技巧、作家在戏剧方面的成就、作家对战争以及宗教看法的变迁、作家的人道主义等等。在对《蒂博一家》小说内容的研究、对马丁·杜加尔日记和通信集的探索、对《蒂博一家》在中国的接受和翻译研究方面,尚留有较大的空白。本论文结合文学社会学、文本分析以及比较文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选取《蒂博一家》中的社会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从作品中的法国社会以及人的生存状况,作品产生之前的法国社会及作者所处的环境,作品问世后在中国社会中的接受三个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塑造及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影响这部作品生成的作家个人经历、文学观、哲学观和世界观加以阐释。本论文将是国内马丁·杜加尔研究的首部专著。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家庭、两性、社会和人类命运在《蒂博一家》中的具体呈现,阐述作品对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关系的理解。《蒂博一家》中的家庭关系主要分为父子关系与兄弟关系,代表人物为雅克和蒂博先生、雅克与安托万。这两类关系均表现出爱恨交织、亲疏两难的复杂性。在这种关系中,意识形态起了较大的作用,体现出社会与阶级对家庭、对人物在家庭中的身份造成的影响。在《蒂博一家》的两性关系中,男性往往徘徊于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之间,而女性则挣扎于对男性的依赖与对独立的向往之中。小说中战前的女性形象远不及对男性人物的刻画。一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两性关系的原有格局,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上升。战争既受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关系的制约,又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方向。再次,《蒂博一家》的故事情节发生于二十世纪初政教分离之后、宗教受到科学的剧烈冲击之时,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仇视,信徒与无神论者之间的隔阂仍然十分突出;小说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则呼应了二十世纪初法国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虽然小说中诸多人物在辈分、性别、职业、信仰、意识形态诸方面各据其位,甚至互成对立之势,但小说的重心在于人物共同的悲剧命运:对孤独的抵抗、对死亡的恐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难度、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对立、历史与社会现实的无情等等。作者由此将读者的目光导向全人类共同的生存条件,使小说超越了个体与时空的局限。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蒂博一家》中社会关系的原型,社会现实对马丁·杜加尔世界观、文学观的塑造以及外界对《蒂博一家》创作过程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作家日记与通信集的研究,将作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理解分为家庭、爱情、宗教、死亡、战争五大方面。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充满矛盾:乐观与悲观,叛逆与保守,爱情与友谊,对人性缺点的清醒认识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宗教价值的认识与对教会滥权的憎恶等等。《蒂博一家》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自传性小说,但是其自传性并不在于作家个人生活的再现和艺术化,而在于作家力图将个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观察与思索浓缩提炼,而后注入种种性格迥异然而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书中人物的日常生活、对话以及内心独白而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为此,作家在认同托尔斯泰对其创作影响的基础之上,确定了具体的创作方法,主要表现为:注重人物的真实与生动,对心理世界的深入挖掘,作家的客观与冷静,素材的积累与史料的翔实,对形式与内容辩证关系的认识,对作品总体和局部关系的把握,对“是”、“似”、“非”的拿捏,等等。在马丁·杜加尔看来,上述创作方法与其《新法兰西评论》的众多好友的创作方法截然不同,既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和前人严谨的创作态度,又摒弃了诸如描述过于冗长,行文衔接不够自然的一些缺点。尽管如此,马丁·杜加尔的成功与《新法兰西评论》密不可分,二三十年代《新法兰西评论》的核心作家对《蒂博一家》的创作亦起了很大的影响。纪德、加斯东·伽利马、施伦伯格、杜阿梅尔、雅克·科波等皆以各自的方式帮助作者坚定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加强《蒂博一家》的艺术真实。在《新法兰西评论》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之后,对创刊之初该社作家之间的文学友谊做一回顾总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法国社会以及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本文最后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马丁·杜加尔的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现状。虽然他的作品大部分被译成中文,但相关研究却非常单薄,读者也越来越少。《蒂博一家》于1992年之后未再版。为抓住这种现象的本质,本文在注重小说翻译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读者阅读习惯的变迁、中西读者对战争的不同看法、中国读者对法国小说的期待视野、评论家对小说接受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等方面寻找《蒂博一家》在中国缺少读者的根本原因。最后一章对《蒂博一家》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进行了平行研究。这两部作品几乎完成于同一时期,虽然它们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很大差异,但在对家庭、两性、社会、宗教四大关系理解和处理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描写同胞兄弟的故事,来展现青年一代如何面对父权和家庭冲突,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之中为新生活而奋斗。蒂博两兄弟和高家三兄弟都生活在父权的桎梏之下、同胞的隔阂之中,但是他们对父亲和兄弟怀有温情,渴盼家人的理解。小说初始,女性人物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和时间的推进,女性在人身和思想上都渐渐得到解放,也越来越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从社会层面来看,两部小说都描写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和统治阶级(《蒂博一家》中的大资产阶级和《激流》中的封建阶级)的衰落乃至解体。同时,两部小说还描写了宗教信仰(天主教或儒家)的僵化以及新思想给主流思想带来的冲击。虽然表面上两部作品对这些主流思想持反对态度,但实质上都是反对人对宗教的歪曲和为私利而利用宗教的社会现实,激发读者回到宗教的源头,并思索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马丁·杜加尔的《蒂博一家》真实描绘了一幅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的画卷。在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下,在对真理和文学的不懈追求中,作者着力刻画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人在社会中的困惑和彷徨以及人面对命运时西绪弗斯式的努力。这些主题贯穿于《蒂博一家》之中,不仅贴合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的脉搏,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7—9月对25个国家2.5万多人的调查,英国BBC披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民对经济前景的展望迥异,前者悲观而后者乐观。据悉,日本、法国和英国国民对经济前景尤为悲观,看好经济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根据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34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27例
持续有效的投资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但投资机会的转瞬即逝和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资金少、决策支持信息匮乏等弊端,致使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着较大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在教学中既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互动融入其中,满足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多感官体验,拓展学生视野,最大化实现信息
作为小说家、剧作家的塞缪尔·贝克特,其作品曾经被多家出版商拒绝,也曾遭到读者的冷遇。但如今,贝克特已经成为一位誉满全球的艺术家,包括《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可
路面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优劣不但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对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确保高速公路路面质量尤为必要。鉴于此,文章以某
农史研究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彭世奖在当代,农史研究应该在更大程度上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因此.农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运用史料,探索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
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主要生理机能,在于对中枢心血管神经原的紧张活动呈现抑制性控制作用.溯自1866年Cyon和Lndwig发现主动脉(减压)神经以来,这一反射体系作为维持动脉血压相对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同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