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动了区域发展,同时也出现相应的负面效应,城市建设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城市发展失序,区域生态脆弱性加剧,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历史时期,丽江市是“滇藏茶马古道”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区域内分布着大量文化古迹和风景带,是文化遗产区域的典型代表。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研究区1996年,2006年,2016年近二十年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探讨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的机理。以2016年研究区景观斑块作为基底,选取研究区内57项文化遗产“源”作为节点,用MCR模型构建最小成本路径,绘制遗产廊道线路图。结合景观生境斑块,构建“遗产-生态”复合型廊道。具体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丽江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实施以来,研究区核心范围内景观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成为优势景观类型。研究区景观类型趋于单一,水田和旱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化表征景观格局演变的机理,结果表明:表征景观破碎度的景观格局指数呈现一个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化,研究区核心范围内景观类型趋于单一,呈农田景观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景观单向转换的趋势;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是自然,经济,人文三大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子中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文因子中的政策影响显著。(2)新增建设用地有明显区位偏好。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中心作半径为5公里的遗产辐射区,同样以“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为中心,分别作3公里的遗产辐射区,辐射区形成了辐射交错带,经过实地勘查后发现新增建设用地有明显的区位偏好:2006-2016年十年间,古城区所增长的建设用地多分布于遗产辐射交错带,新增建设用地多为旅游地产项目,并且有向北蔓延的趋势。(3)遗产廊道的构建。选取区域内57项物质文化遗产“源”,通过GIS邻域分析,探究遗产“源”和古驿道之间的空间关系,发现将遗产廊道的范围设置为5-8公里,可以涵大部分遗产“源”。选取2016年景观分类图,构建景观阻力面并进行廊道适宜性分析,通过GIS中的最小成本路径法,获得构建遗产廊道的基本路径,最后确定廊道的构建范围,即市域内“一区三县”,总长度为1134.70公里,遗产廊道空间分布呈“中心辐射网状结构”:古城区为遗产廊道构建的核心区域,辐射网大致可以分为7个支线,由核心区向四周蔓延。(4)以2016年丽江市景观分类图作为基底,分析遗产廊道内的景观构成,并根据遗产廊道和各节点空间的分布,构建6大“遗产-生态”保护带。林地是廊道的优势景观,占整个景观类型面积的73.09%,其次依次为耕地景观(15.58%),建设用地景观(7.68%),河流水域景观和冰川雪域景观(合计为1.53%)。依据研究区自然景观与遗产廊道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林地作为动植物的迁徙通道和景观布景带,以耕地优势区作为农业生态保护区,并结合周围村庄构建农业生态观览带。构建6个“遗产-生态”保护带,分别是:“玉龙雪山自然风景保护带”,“三江流域保护带”,“泸沽湖自然风景保护带”,“拉市湿地公园保护带”,“老君山自然风景保护带”,“程海田园风景保护带”,通过保护带的构建,以期实现“遗产-生态”廊道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探究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窥探演变机理,提出构建“遗产-生态”复合型廊道的构想,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提供新视角,也为保护区域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提出相应的技术理论。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启发,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