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阶段搜索的多峰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存在多种类型的优化问题。多峰优化做为其中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被国内外的学者广泛关注。多峰优化的研究目标不仅要在解空间中搜索全部全局最优解,而且在有些情况下需要搜索局部最优解,这给传统的演化算法带来了挑战。因为传统的演化算法所采用的全局选择模式导致种群个体的选择压力增大,致使种群收敛速度较快,但削弱了种群多样性保持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种与传统演化算法相结合的技术被提出,如小生境技术、多种群技术、双目标技术等。这些技术共同的特点是最大程度的保持种群的多样性,降低他们收敛到同一个最优解的概率。本文主要研究两阶段搜索的多峰优化算法,着眼于种群多样性能力的保持及局部搜索能力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总结如下:(1)在多峰优化中种群多样性的保持与局部搜索能力是一对矛盾,要保持良好的种群多样性,势必会降低种群的收敛速度。反之,种群收敛速度提高,也会影响种群的多样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搜索的多峰优化算法框架,试图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演化的第一阶段注重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及解空间的搜索,尽可能多的找到潜在的最优解位置。而演化的第二阶段更注重局部搜索能力,以加快收敛速度。第一阶段的搜索结果会被聚类算法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子种群,在每个子种群上独立运行局部搜索算法,以便使得子种群尽快收敛。算法在第二阶段采用了串行化搜索最优解的方式,既保证了优先搜索第一阶段中找到的较好位置,也可尽量多的搜索前面找到的其它位置,使算法不仅可以搜索全局最优解,也可搜索局部最优解。(2)为了在第一阶段中扩大算法的搜索空间和保持种群的稳定性,本文提出了搜索点补充策略。通过有选择性的,把包含个体数较多的聚类中的部分个体迁移到包含个体数较少的聚类中,使得聚类之间的个体数大致相同。被迁移个体的选择原则是选择那些最相似的个体进行迁移,这种选择原则可以尽量减少对原种群结构的影响。搜索点补充策略在低维问题上效果较好,但在高维问题上效果不明显。该策略在演化初期对于扩大低维问题的搜索空间有良好的效果,随着演化的进行这种效果会逐渐减弱,但是此时的迁移有利于保持种群的稳定性,减少子种群的丢失。(3)为了对第一阶段的搜索结果进行准确的聚类,本文对Affinity Propagation(APC)聚类、Nearest Better(NBC)聚类和 Detect Multimodal(DMC)聚类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本文提出了改进的DMC聚类方法IDMC。DMC聚类方法是一种基于种群拓扑结构进行聚类划分的聚类算法。它的优点包括可以划分任意形状数据的聚类、所需聚类参数少、聚类效果好和算法容易实现;它的缺点是需要消耗额外的评价次数,算法复杂度与求解问题相关。与原聚类方法相比,改进的聚类方法在聚类效果上性能更好,消耗的额外评价次数也更少,尤其在包含大量最优值的问题上,IDMC方法比DMC方法消耗的评价次数可少几个数量级。(4)为了增强第二阶段的局部开采能力,本文详细研究了协方差矩阵自适应演化策略算法(CMA-ES)。对CMA-ES算法的部分学习机制及其所依赖的数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另外,本文提了出一种(μω,λ)-Cholesky-CMA-ES算法,新算法对原算法中的“秩-1更新”和“秩-μ更新”的更新方式进行了改进,对“秩-1更新”和“秩-μ更新”同时引入了 Cholesky因子增量更新,使用Cholesdy因子增量更新的目的是为了去掉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的复杂度是(?)(n3)),把原来显示的协方差矩阵更新变为隐式协方差矩阵更新,使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n3)降到(?)((1 + μ)n2),其中μ<<n。(5)为了验证提出算法框架的性能,本文选择了两个测试集(共28个测试函数),选择9个优秀的对等算法和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测试集1选用CEC2013提供的20个测试函数,用于检测算法搜索全部全局最优解的能力。测试集2选用了在相关文献中较多使用的8个经典测试问题,用于检测算法搜索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框架是有效的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多数测试函数上都表现出了更优秀的性能。最后把本文提出的算法应用于求解纳什均衡问题,并和其他经典算法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精准地操控微、纳颗粒,生物分子,生物细胞等微小物体的运动逐渐成为物理学、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实现微粒的“俘获”、自组装,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分离和筛选等。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一些非接触式的微、纳操控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如电泳力操控技术,“磁镊”技术和“光镊”技术等,相比于这些操控技术而言,声辐射力操控以其自身的优势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声辐射力操控所需的功耗小且能产生较大的
研究目的:一、对比跖痛症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步态特征的差异;二、观察跖痛症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治疗前后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的改变,探讨跖痛症患者应用定制矫形鞋垫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跖痛症患者30名入组实验组,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受试者组,收集两组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数据进行对比。收集患者治疗前疼痛、足部功能评分及跖痛症临床治疗观察表数据。给予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在治疗
水生植被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植被不仅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而且能够抵御水流对河床与边坡冲刷,起到维护河床稳定与保护河岸边坡的作用。因此,在环境水力学领域内,植被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重点。在之前的刚性植被水流模拟研究中,学者们选用圆柱形木棒近似地模拟水生植被,然而本文以实际水流中茎秆粗细变化的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推导,水槽试验与数值
糖尿病与牙周炎均为常见慢性病。在中国,二十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率约为9.7%,而牙周炎的患病率在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糖尿病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通过使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而牙周炎则是成人失牙从而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还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牙周炎的相互关系己被
学位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在发生故障之后可以进行重构和孤岛划分,提高故障恢复的水平。为此,提出了一种同时包含重构与孤岛划分的故障恢复方法。建立包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和储能的多时间段故障动态恢复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黑启动能力,并计及故障恢复时间和检修次序。利用二阶锥技术将所建模型转换成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在PG&E69系统上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第一部分:血小板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中发挥宿主防御功能目的:尽管血小板的经典角色是介导止血凝血的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在炎症及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血小板在病毒及单一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模型中发挥重要的宿主防御功能,然而血小板在多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脓毒症模型中是否参与宿主防御依然未得到证实。方法:选用野生型小鼠,经腹腔注射α -GpIbα抗体(血小板清除抗体)及对应的抗IgG对照抗体,
类钙钛矿化合物CaCu3Ti4O12(CCTO)的相对介电常数不仅数值极高(εr>104)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100K-600K)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因而在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未能观察到类似于BaTiO3的铁电—顺电相变,CCTO巨介电常数的本质机理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对于有一定实用前景的CCTO陶瓷材料,目前已有很多实验证据支持用边界阻挡层电容器(IBLC)模型解释其巨介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基于覆盖的粗糙集(简称覆盖粗糙集)模型.第3章是我们的第一项主要工作,研究了基于覆盖的概率粗糙集(简称覆盖概率粗糙集)模型以及基于覆盖的决策粗糙集(简称覆盖决策粗糙集)模型.首先,我们给出了关于覆盖粗糙集的不确定度量的方法:然后定义基于覆盖的粗糙隶属度,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覆盖(α,β)-概率粗糙集并研究了它的性质;接着结合贝叶斯决策理论研究了覆盖决策粗糙集模型.第4章是本文的第二项
该文针对机载组网雷达,在单目标跟踪场景下,研究了雷达辐射参数与航迹规划联合优化问题。首先,推导了包含各雷达辐射功率、驻留时间、发射信号高斯脉冲长度和信号带宽等射频辐射参数以及各载机速度、朝向角等平台运动参数的贝叶斯克拉默-拉奥下界(BCRLB)表达式,以此作为表征目标跟踪精度的衡量指标;推导了含有各雷达辐射功率、驻留时间等射频辐射参数以及各载机速度、朝向角等平台运动参数的机载组网雷达被截获概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