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PD基因多态性与G-6-PD缺乏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基因突变分布情况。(2)探讨G6PD基因多态性与G6PD缺乏症的相关性。(3)探讨G6PD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1)从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间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遗传门诊就诊因病情需要或要求筛查G6PD酶活性的壮族和汉族人群中随机抽取G6PD缺乏症患者和G6PD酶含量正常者(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立7600-serie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G6PD酶活性测定,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检测。(2)运用SNPscan TM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35种G6PD基因突变类型。统计分析基因位点中的各个基因型;分析G6PD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G6PD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3)采用在线单倍型分析软件(SHEsis软件)分析G6PD缺乏病例组和G6PD酶含量正常组的单倍型分布频率。结果:(1)本研究共抽取G6PD缺乏症患者417例,另抽取G6PD酶含量正常者295例作为对照组。壮族和汉族人群在两组中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38)。(2)在G6PD缺乏病例组中共检出G6PD基因13种单点突变、6种复合突变类型和7种三重突变类型,主要基因突变类型为:c.1388G>A、c.1376G>T、c.95A>G和c.1024C>T,四种突变类型总占比达73.14%。(3)不同G6PD位点的等位基因在G6PD缺乏病例组和G6PD酶含量正常组间的分布频率差异不同。具体表现为c.1388G>A的等位基因A在G6PD缺乏病例组和G6PD酶含量正常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OR=5.598);c.1376G>T的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和G6PD酶含量正常组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10.288);c.95A>G的等位基因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OR=4.608);c.1024C>T位点的等位基因T在组两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OR=9.232)。(4)比较G6PD不同位点的基因型与G6PD缺乏症患病风险的结果显示,c.1388G>A共显性模型GA、AA、隐性模型AA和显性模型GA+AA均增加G6PD缺乏症的患病风险;c.1376G>T位点GT基因型、显性模型GT+TT均增加G6PD缺乏症的患病风险;c.95A>G共显性模型AG、GG、隐性模型GG、显性模型AA均增加G6PD缺乏症的患病风险;c.1024C>T共显性模型CT、显性模型CT+TT增加G6PD缺乏症的患病风险;c.1376G>T位点共显性模型TT、隐性模型TT和c.1024C>T共显性模型TT、隐性模型TT在G6PD缺乏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单倍型分析显示主要有A-G-C-A、G-G-C-G、G-G-T-A、G-T-C-A和G-G-C-A五种单倍型,在G6PD缺乏病例组和G6PD酶含量正常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G-C-A、G-G-C-G、G-G-T-A和G-T-C-A等四种单倍型在G6PD缺乏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均高于G6PD酶含量正常组,均增加G6PD缺乏症患者的患病风险。而G-G-C-A单倍型在G6PD缺乏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低于G6PD酶含量正常组,可能在G6PD缺乏症的发生中起到保护作用。(6)在四个主要突变位点中,c.1376G>T突变位点的G6PD酶活性表达水平最低,分别与c.1388G>A和c.1024G>T突变位点的酶活性表达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c.1388G>A vs c.1376G>T:P=0.037;c.1024C>T vs c.1376G>T:P=0.022)。结论:(1)G6PD基因突变类型多样,本次研究发现共26种。其中,最常见的主要为:c.1388G>A、c.1376G>T、c.95A>G和c.1024C>T。(2)引起G6PD缺乏症的突变基因类型复杂,有单点突变,也有复合突变,甚至三重突变。本次研究发现了13种单点突变、6种复合突变和7种三重突变。(3)A-G-C-A、G-G-C-G、G-G-T-A、G-T-C-A四种单倍型均增加G6PD缺乏症患者的患病风险;而G-G-C-A单倍型在G6PD缺乏症的患病风险中起到保护作用。(4)G6PD主要突变位点均降低G6PD酶活性的表达水平。其中,含c.1376G>T突变位点的患者其G6PD酶活性表达水平最低。
其他文献
为解决酒醅水酸淀指标只能离线检测,化学方法检测工序复杂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发酵机理选择发酵过程产生的氧气、二氧化碳、湿度和温度为监测指标,使用多传感器监测技术和无线通信网络构建发酵参数自动化采集系统,同时运用化学方法对采集的酒醅样品进行水分、酸度和淀粉值3个指标检测,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发酵环境氧气、二氧化碳、湿度和酒醅温度值为自变量,酒醅水分、酸度和淀粉值为因变量建立了偏最小二乘软测量模型,
本文针对Qt平台下的文档/视图的交互需求,结合MFC视图/文档的架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Qt开发框架的文档/视图架构,在Qt平台下的多文档的基础上,添加了文档管理器,文档模板,文档、视图,框架,序列化等相关功能,实现了类似MFC平台下文档-视图-框架,最后验证了所设计的文档/视图架构的实用性。
目的:探讨 CD2AP 基因 rs9473132、rs1014001、rs2275446、rs9395287、rs10948368位点和TRPC6基因rs12366144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壮族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上述位点多态性与临床生化指标、CD2AP蛋白血清学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
目的:探究HA15在去势小鼠体内外实验中是否通过影响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热休克蛋白5(Heat Shock Protein 5,HSPA5)来改变成骨/成脂的分化进而寻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方法:(1)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细胞,并通过瞬时转染干扰及过表达HSPA5的表达,并在标准条件下培养后应用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yber knife robotic radiosurgery,CK)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相关影像学标志物变化趋势分析、ADC值在早期肿瘤反应评估中的作用以及MRI相关影像学标志物预测sHCC早期客观缓解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目的:探讨负载有促成骨药物HA15的β-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骨组织支架在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构建负载有HA15的β-TCP/PLGA骨组织支架,并测试其力学支撑强度、药物缓释能力;(2)检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HA15作用下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1)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和小鼠精巢及肝细胞癌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为材料,探讨fusome/spectrosome相关蛋白脯氨酰4-羟化酶亚基β(P4hb)、内收蛋白α(Add1)和血影蛋白β(Sptbn2)在细胞分化中的定位和可能作用。方法:(1)以幼鼠、成鼠、成蟹精巢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蛋白印迹(WB)技术在组织水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比较单纯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三种方法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差异,探究能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的治疗方法,并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及无脑损伤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在其生后第1天进行a EEG监测,计算a EEG评分,探讨血清NSE、a EEG评分在HI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1)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67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为无创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提供新思路。方法:(1)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NPC(含免疫组化指标Ki-67)的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