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期对不同证型患者采取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客观辨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提供诊疗思路及依据。
方法:
选取2019.01.01~2019.12.31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要求的128例患者,入选患者需完善冠脉造影术,且符合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根据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集患者中医证候,并对其辨证分型。按照制订的数据收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史、既往史、冠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型等信息,将所得资料录入EXCEL表格,再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性。
结果:
1.基线资料情况:纳入128例患者,平均年龄64.30±8.52,CHD合并T2DM患者112例,CHD合并IGT患者16例。其中男性88例,吸烟史82例,高血压病史98例,血脂异常史95例,高尿酸血症史27例,血运重建史26例,脑血管疾病史25例。
2.中医证型分布: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情况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
3.冠脉病变特点:冠脉病变支数分布情况为: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病变支数共计289支,平均病变支数2.26支。冠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为:Ⅲ级>Ⅳ级>Ⅱ级。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情况为:LAD病变>LCX病变>RCA病变>LM病变。纳入患者中,Gensini评分37.0(15.75, 57.00),其中最大值为212分,最小值为2分。
4.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各证型组间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存在差异性(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组间的Gensini评分存在差异性(P<0.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Gensini评分>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Gensini评分>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气虚血瘀证最常见。血瘀、痰浊是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常为多支病变,冠脉狭窄程度以Ⅲ级(重度狭窄)、Ⅳ级(完全闭塞)为主,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
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冠脉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并且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而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
明确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期对不同证型患者采取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客观辨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提供诊疗思路及依据。
方法:
选取2019.01.01~2019.12.31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要求的128例患者,入选患者需完善冠脉造影术,且符合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根据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集患者中医证候,并对其辨证分型。按照制订的数据收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史、既往史、冠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型等信息,将所得资料录入EXCEL表格,再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性。
结果:
1.基线资料情况:纳入128例患者,平均年龄64.30±8.52,CHD合并T2DM患者112例,CHD合并IGT患者16例。其中男性88例,吸烟史82例,高血压病史98例,血脂异常史95例,高尿酸血症史27例,血运重建史26例,脑血管疾病史25例。
2.中医证型分布: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情况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
3.冠脉病变特点:冠脉病变支数分布情况为: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病变支数共计289支,平均病变支数2.26支。冠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为:Ⅲ级>Ⅳ级>Ⅱ级。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情况为:LAD病变>LCX病变>RCA病变>LM病变。纳入患者中,Gensini评分37.0(15.75, 57.00),其中最大值为212分,最小值为2分。
4.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各证型组间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存在差异性(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组间的Gensini评分存在差异性(P<0.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Gensini评分>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Gensini评分>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气虚血瘀证最常见。血瘀、痰浊是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常为多支病变,冠脉狭窄程度以Ⅲ级(重度狭窄)、Ⅳ级(完全闭塞)为主,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
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冠脉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并且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而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