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之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齐玉苓案件”,又一次掀起了探讨宪法司法化的热潮,宪法司法化又一次成为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的关注对象。但是只要对时下学界关于宪法司法化问题的阐述稍作审视,即可发现,学者们或赞同或反对宪法司法化,大多著述仅停留在表面事实之上,却忽视了由齐玉苓案件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我们姑且不论该案是否是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实质上,这一案件涉及了另一极为重要的问题,即“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该理论同时关涉到一个最基本的宪法理论问题:宪法的规范对象。换句话说,宪法主要调整国家机关与个人以及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那么,宪法在私人关系之间是否也可以得到适用呢?宪法基本权利主要是针对国家而设,基本权利是否也可以针对私人主体而发生效力呢?这些看似简单却又令人迷惑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尚未得到明确的解决。本文即以公权理论作为问题的理论背景,从历史发展、中外制度等方面考察了“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对我国的“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问题,从理论与实证角度进行定位分析,提出该理论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指导意义。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我国应采纳基本权利对第三人直接效力理论。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学理和实践意义的理论,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以期指导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进程。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其具有的理论意义而非制度建构。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的提出,笔者从公权利的提出、公权与基本权利及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提出“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的界定,对该理论出现的背景及与其相关的概念作出阐述。第三部分对西方各国关于该理论的研究作出概括,通过对美、德、日、台湾等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西方各国,基本采取的是基本权利对第三人的间接效力说,即基本权利对私人之间的关系不产生直接的效<WP=3>力。第四部分是重点,主要探讨了我国目前对于该理论的研究情况。该理论在我国学界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宪法的基本权利对于私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不具有直接的约束力。笔者对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做出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我国应采纳基本权利对第三人直接效力理论,法院可以直接引用宪法基本权利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第五部分探讨如果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在我国实践中得到适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关键所在。第六部分是针对我国适用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以及宪法司法化问题,提出若干制度上的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企业税收支撑着社会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持续进行。但在税收工作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笔者借本文对如何减少企业偷税漏税进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学习过程中撇开它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学习,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掌握好一门语言,也就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
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前言部分,概括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及我国对犯罪中止制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及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
由于电动汽车(EV)发展前景的日益广阔以及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基于DSP的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将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应。本文介绍了运用于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TMS
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因此,有专家提出应将其列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就环保产业的概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的庞大的社会群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
<正>"你是我的病人,你的健康是我唯一关心的事情。"——"暖男"大白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季,不论是天真可爱的小朋友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甚至于像笔者这种已经"老"去的80后,有谁
在非即时清结交易场合,合同当事人基于自身利益或者客观原因,有可能在合同有效订立后至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发生毁约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预期毁约行为”。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明示预期
<正>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华经典诗文博大精深。传统经典国学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在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
教育功能问题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教育的地位、作用,也涉及到教育与社会、个人的关系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教育功能问题,可以提高人们对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