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四川杨氏曲家群体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是明代散曲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曲家曲作众多,成就巨大,且呈现出地域性或家族性的群体特征,以杨慎为代表的包括杨廷和、黄峨等在内的四川杨氏家族曲家群体正是其间最为独特的存在。一方面,与同一时期的关中、吴中、山东等地域性曲家群体相比,其独特性体现在成员构成、曲家身份、创作态度、创作形式等众多方面。另一方面,以区域性的散曲发展而言,杨氏家族及其相关曲家群体更是直接造就了此一时期蜀中散曲的繁荣,并代表了明代蜀中散曲发展的最高成就。本文在对杨廷和的散曲论析中,第一次将其创作按时间和内容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并结合曲家自身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际和创作心态,对四个阶段的曲作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以文补史,通过廷和曲作中所展现的曲家内心情感与心路历程而有补于史家们对“大礼议”事件的评议和争执。在对升庵部分的论述中,一方面从自明代以来针对其曲作的宫调、格律、抄袭等负面评议出发,以具体曲作为立足点,详细分析其格律、押韵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诸评议作出尽量合理的解释和纠正。另一方面,则对其曲作进行题材内容分类并加以分析论述,同时,在分析曲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对其“俊而葩”的风格进一步论析。群体中的另一位重要曲家黄峨,则结合其家庭文化环境及生平分析其创作散曲的氛围、动机等,得出其散曲写作主要在于升庵的带动以及与对方的互动和寄和,同时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曲作重新进行甄别,并对甄别后的曲作进行分析,认为其散曲真实地反映了夫妻二人的情感互动以及情感发展变化,具有“以曲为史”的性质和意义。除此之外,本文还首次对与升庵相酬唱的《玲珑倡和集》相关曲家曲作进行分析和论述,考察其身份、创作形式、创作背景、创作心态等,试图揭示和阐论其成集的原因、曲体选择和该集的价值等相关问题。杨氏家族及其相关曲家群体皆是以余事为散曲,或政事经济之余、或著述宏业之余、或持家之余、或诗酒唱和之余,具有偶然性、随意性,甚至被动性。他们在正德嘉靖间异军突起、特征鲜明、成就卓著,却又后继难再,如孤月般高悬而寡应,特出于同时代其它地域性曲家群体、特出于整个明代曲坛。
其他文献
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具有核心素养。碎片化和去生活化的教学无法适应这一教育要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主题教学研究,以主题教学为统领线索,将整体
俄罗斯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其非国立高校的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明显优劣两极的不平衡发展态势,本文主要立足于发展较好的精英教育一级,重点介绍和分析这些非国立高校的成功运营
士僧交游,一直是社会发展史、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士、僧两者相互影响,以至于文人修习佛典、僧人好作诗文屡见不鲜。时至明清之际,朝代的更迭替换,进一步打破士僧严格区分的
龙榆生作为近现代著名诗词家、学者,不仅治学精勤、论著丰富,同时还是诗词创作和诗词学理论并重的一代宗师。然一直以来,研究者对龙氏诗词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基于此,本论文在
LTE系统是3GPP推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版本。S1AP协议作为其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口S1-MME的一个应用层协议,控制着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信令和数据的传输。为研究S1AP协议
用户体验在提高产品和服务价值方面有重要应用。在现有用户体验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应用的用户体验特征,对用户体验蜂窝模型进行了适当补充和细化,总结构建了以价值为核心,
文章对1992年至2012年我国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综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国于2012年3月发布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以下简称《工程规划》),希望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拯救、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推动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传统,而“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使传统诗歌形式有了一次巨变。在悠久的文学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巨变中从古典传统走向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