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诗——基于后发现代国家的城市文学个案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camea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乡村叙事”在二十世纪中国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影响力相比,中国的“城市叙事”却一直未能与之颉颃。即便在上世纪末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下,“城市书写”似乎也未能取得与经济发展比肩的成绩,但优秀的城市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现代与否的重要标尺。在此背景中,探讨什么是好的城市文学/叙事,显得特别重要。
  基于历史与社会处境的某种相似性,结合个人的阅读兴趣,论文选取了四部后发现代国家与地区的城市文学作品进行个案探讨,尝试在具体的个案分析中讨论“一座城市如何得到书写”这一问题。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通过对大量底层普通个体的独特叙事,来呈现米格尔街这一空间环境给人的命运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帕慕克·奥尔罕的非虚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则是通过作者的凝视目光与城市漫游,展现城市中人的历史与当下;西西的《我城》通过对其笔下香港七十年代年轻人、中年人以及幻想中人的分析,讨论“想象”之于城市文学书写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型审美体验;金宇澄的《繁花》则是借助言语的力量,通过双线的叙事和市井化表达,思考城市中个人的命运如何与时代和历史融为一体。
  在对四个不同案例的分析中,本文认为,城市叙事的优秀与否,不在于描绘一座无人的城市,而在于描绘一座有人的城市,呈现在特定现代文明空间中人的命运,有时文学对城市的书写,甚至能超越社会学的观察,体现出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为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国城市写作的局限与短板,对于开拓中国城市文学的思想视野也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该文在系统综述社会评价现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根据社会评价的历史,分析总结出社会评价不同于一般经济评价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经济评价的关系,提出了社会评价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社会评价所需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总体框架,对社会评价的各方面指标的确定进行了论述,进而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社会评价的模型,提出了社会评价的基本步骤,对各种评价因素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
学位
操作风险带来的巨大损失引起了国内外银行业的关注。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并将操作风险纳入到最低资本监管要求,推动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由于我国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导致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如何在提高操作风险度量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防范操作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我国大多数银行还处于向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
学位
洪常秀被誉为韩国作家电影第一人,他从20世纪90年代韩国独立制片运动时期开始进行电影制作,凭借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一鸣惊人的他创作力充沛,至今已创作23部长篇电影。他的电影创作方式十分独特,在拍摄前通常没有固定的剧本,拍摄当天才会写出大纲,演员在拍摄前也并不知道剧情。他同时兼任制片人,电影大多以极低的成本拍摄,演员也多以低价或免酬的方式进行演出,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有很多偶然和开放的元素。在迄今为止
学位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正是跟进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源在于源远流长的厚重文化,而文学因其艺术特征能对特定的文化环境进行广阔的表现及深度地挖掘,也因此成为当前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乡土题材小说作品实为首要选择。以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为其中代表的陕西乡土文学,在翻译领域至今仍具有巨大研究和开发
学位
在媒介环境学的学科视野下,人类接触外部世界的任何技术都可以看作媒介,而真正对人类自身产生感知影响的,不是媒介技术所传播的内容,也不是媒介背后的社会权利和意识形态,恰恰是媒介技术本身带来的感知转变。人工智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今,日益增显出了计算机智能的媒介效应。得益于统一场论下的技术构建逻辑,人工智能突破了机械媒介线性割裂,单一区分的审美感知模式,将人类审美感知迁移至了完整统一,全类卷入的感知模
学位
作家批评泛指作家以论文、随笔、创作谈、访谈、对话、讲座、序跋、回忆录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文学批评活动,是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作家批评对现实主义问题尤为关切,提出了“真实”“精神真实”“神实主义”“生活”“生活流”“民间”“民间写作”等一系列概念,以替代传统的现实主义话语体系。本论文选取当代作家批评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真实”“生活”“民间”加以研究,对其相关话语进行分析。  当代作家批评中的
学位
历史小说自出现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如果说,小说的兴起伴随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与宏大主题的放逐,那么时至今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何依然得到小说家的青睐与读者的追逐呢?在这个轻盈流动的现代社会中,大众在习惯了语言的无意义、无止境的娱乐气氛和享乐主义后,为何又会喜爱庄严、沉重的历史主题的小说,成为本研究的问题缘起。  在此意义上,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关注在这个意义被解构、“重量”被取消的“轻时代”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