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黄淮海地区乡村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izh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淮海地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任,是现代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点区、战略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要素的碰撞和外部需求的牵引驱动黄淮海地区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以我国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区,以“要素-结构-功能”的视角和“经济-社会-空间”的维度,围绕“理论框架构建-多尺度重构过程刻画-重构机理分析-调控路径探讨”的研究主线,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重构的过程与机理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开展较为系统的理论建构、定量评估和案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乡村重构过程和机理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界定乡村地域系统的概念,剖析乡村地域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演化助推乡村重构的机制,阐释乡村重构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演化阶段、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进而搭建乡村重构过程和机理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乡村重构即为适应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调控的变化,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以实现乡村地域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以及城乡地域系统之间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过程。受乡村地域系统内外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乡村重构具有综合多维性、时序演进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特点,包括经济重构、社会重构和空间重构三个维度的内容。一个完整的乡村重构过程由初始期、发展期、趋稳期和稳成期四个阶段组成。  (2)黄淮海地区乡村重构的过程研究。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中黄淮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发展核心要素的时空演变过程,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尺度乡村重构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黄淮海地区乡村重构的空间格局与动态过程。研究表明,1990-2014年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核心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人口比例快速下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急剧减少,乡村人口非农化趋势明显;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耕地减少趋势明显,部分地区耕地非农化或非粮化、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等问题突出。从时间上来看,黄淮海地区乡村综合重构指数总体上逐渐提升;从空间上来看,乡村重构综合指数大体呈现南-北一线低值区和西南-东北一线高值区交叉分布的态势。  (3)基于聚落空间结构演化的典型县域乡村重构过程研究。以平原农区典型县域禹城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剖析了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过程,对近年来禹城市广泛开展的以空间集聚为特征的乡村聚落重构的模式、效应展开了实证分析,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相关思考。研究表明,2000-2015年,禹城市乡村聚落规模空间扩张逐渐放缓,乡村聚落形态呈外延扩张和内涵填充加密并行发展的态势,聚落密度呈现整体加密与局部减少并存的态势,乡村聚落空间正在走向重构。禹城市广泛开展的以迁村并居为核心的乡村生活空间重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了生产空间重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景观的均质单一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丧失等问题。传统农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口、土地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推进多元化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模式。  (4)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研究。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山东省禹城市伦镇杨桥村分别作为大都市郊区非农产业带动型和传统平原农区农业主导型典型村域,开展了村域社会经济和空间形态演化过程的研究,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不同研究时段村域的发展水平,探索构建乡村重构强度和乡村重构贡献率指标,以诊断典型村域是否发生乡村重构及其所处的重构阶段。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杨桥村经济发展逐渐由传统农业向农业兼业化生产阶段转变,乡村重构始于2000年,目前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重构阶段;黄山店村先后经历了传统农业、工业采矿业和旅游服务业等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类型,村域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功能不断发生演化和重构,20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重构历程,依次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趋稳阶段。  (5)乡村重构的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融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主导性因素与基础性因素为一体的乡村重构驱动机制分析框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寻了区域尺度乡村重构的主控因子,剖析了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诱发机制、支撑机制、约束/促进机制、引导机制、引擎机制相互交织,共同驱动乡村空间、经济和社会的重构进程。距四级以上河流距离、研究期初地均生产总值、居民受教育程度、研究期初非农产业增加值、城镇化影响力、人均耕地面积是影响黄淮海地区乡村重构的主导因子。与杨桥村缓慢的乡村重构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乡村发展政策、技术进步等外源性政策因素主导相比,黄山店村乡村重构更多受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社会行为主体、经济基础、文化特质等内源性因素影响。在乡村精英引领下,黄山店村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等乡村发展要素,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和地域空间的快速重构。  (6)乡村重构的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基于典型县域、村域乡村重构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和制度障碍,从国家/区域层面、县域层面、村域层面探讨了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乡村重构与人地关系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及调控途径。
其他文献
工业设计具有巨大的产业价值,是提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北京、上海、深圳
地名是对地理要素或场所的概念化及命名,人们往往使用它来描述地理要素所覆盖的空间位置或范围。在实践中,地名往往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一段文本。为使现有的地理信息技术能
学位
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喜马拉雅(HKKH)是Indus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西藏高原的一部分,供应下游地区70%-80%人口的用水,因此北巴基斯坦对满足巴基斯坦用水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要求,航空运输逐步取代传统运输方式成为集聚和辐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主要载体。机场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逐步成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to optimize set points is proposed for controlled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systems. Owing to both disturbances and variations of ope
人口问题是制约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着产业和城镇发展功能与空间形态,牵制着水土资源开发规模和
实话者 ,表真意之言语也 ,叙事则实事求是 ,叙情则真实无虚。是闻者掌握实情 ,正确判断 ,聪耳明目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照理 ,说实话最易行 ,据实相叙 ,不施粉饰 ,有啥说啥。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是中国参与最早、最有成效、障碍最小的区域合作机制,但是GMS整体经济水平依然非常落后,首位城市的发展往往能够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开展对GMS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荒漠河岸林的建群种,为我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维护分布区内的生态平衡,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等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内陆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