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客运枢纽具有客流量大,传播度广,使用率高等特点,是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经济时代下的铁路客运枢纽景观是城市形象的载体,是城市文化宣传的窗口,已成为景观设计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大连作为旅游城市,对铁路客运枢纽景观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大连特色地域文化,旅客、市民环境行为心理需求,建设铁路客运枢纽景观是大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是大连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选题的研究,对丰富景观设计学科关于交通景观设计的内容和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探索大连旅游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和发展动力具有实践和示范意义。基于全国与大连市尺度,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勘查、实例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解析了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了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发展动态,确定了课题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构建了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环境行为心理学、城市交通规划学、城市风貌学、交通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论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选题研究的指导作用。辨析了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基于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界定了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的内涵、功能、特征和构成要素:即来往穿梭的铁路,东西南北的乘客,旅游热点的大连城,上下往返必经的场地构成了大连铁路客运枢纽景观的内涵;承载着城市节点、交通枢纽、公共空间、文化传承、形象载体五大功能;枢纽景观专题特色化、景观空间形象化、地域文脉标识化、人流多元密集化、空间利用时空动态化五大主要特征;核心点、景观线、环境面、空间体四大构成要素;探讨铁路客运枢纽景观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基于现场调研以及比较分析,探究了大连市铁路客运枢纽环境景观空间建设现状与问题:即基于大连站、大连北站和金州站三个大型枢纽,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北站、城子坦站以及皮口站五个中型枢纽,普湾站、杏树屯站、登沙河站、瓦房店西站、花园口站以及青堆站六个小型枢纽进行了总体概述、布局结构、视觉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彰显等层面的分析。结果发现存在布局散乱导致人流和车流交叉,视觉景色体感差,地域文化缺失,设施特色不明显,植被层次不明确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类比分析,提炼经验借鉴与启发。基于现状、问题、案例比较研究,提出了大连市铁路客运枢纽景观设计策略:即基于大连城市尺度的铁路客运枢纽景观特色规划策略;基于铁路站点尺度的景观设计策略。城市尺度上基于设计原则、枢纽特色规划、枢纽景观序列规划等方面进行策略研究。铁路站点尺度上基于彰显大连城市形象的空间形态设计、传承大连地域文化的景观标识与视觉设计,基于铁路交通特色的专题景观小品与设施设计,基于客流时空动态变化以及乘客多元需求的流线和功能区划等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大连城市尺度上的设计原则包括传承地域文脉、彰显城市形象、公众参与、满足环境行为需求、成本控制等五个方面;枢纽特色规划方面,大型枢纽站以滨海多元文化、浪漫城市形象特色为主,即大连站“城市多元文化底蕴”特色,大连北站“海洋旅游城市”特色,金州站“明清古城文化,经济改革典范”;中型枢纽站以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区域特色为主,即瓦房店站“辽代古城,轴承之都”,普兰店站“古莲文化”特色,庄河北站展现“世界贝库、大连水乡”,城子坦站“千年古镇、百年老街”,皮口站“貔口军港”特色;小型枢纽站以特色产业表现为主,即普湾站“农场果园”特色,杏树屯站“海港渔村风貌”特色,登沙河站“六大新型产业”特色,瓦房店西站“复州古城”特色,花园口站“港口花园”特色,青堆站“古街文化,特色庙宇建筑”。大中小型站点关系为特色相异、尺度相宜、相互影响、宣传文化。站点尺度上基于空间形态、景观标识与视觉设计、特色专题小品设施以及客流动态变化下的功能区划分等层面分别对各站点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选题的研究由三部分六章内容组成,以层次递进的逻辑结构完成全文。第一、二、三章组成了第一部分,是选题研究的基础部分,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研究目的、意义等基础内容进行论述,同时解析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体系和铁路客运枢纽相关概念,为第二部分奠定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难点和重点,由第四、五章构成,基于实地调研,解析了大连市铁路客运枢纽环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基于相关案例比较分析、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大连城市尺度和站点尺度上的景观特色规划和站点设计策略的研究。最后一部分是第六章,总结了研究的结论,展望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新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新疆选为旅游的目的地。新疆的地貌风采区别于南方城市的古香古色,建立在异域风情浓厚的环境基础上,不少游客对新疆的认知停留在自然风光上,而对新疆多民族文化交融所创造的丰富的异域风情、历史人文以及多元文化没有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研究地缘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古生态园景观建构的设计方法、设计策略及设计原则,从中获取部分价值:传承地域
学位
当今社会下多数人已达到居必常安的状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们都对儿童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并且在二孩政策开放后,新生儿的出生率进一步提高,随着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玩具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玩具市场虽日益活跃,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玩具作为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需求,如何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指导教育玩具设计实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论文以学龄前儿童教育玩具为研究对象,文章分为五章,
学位
城市的发展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架桥的产生,就是现代城市在交通出行上所带来的变革,人口逐渐密集,对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交通堵塞,传统的道路分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需求。早在1993年,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发表的《光辉城市》中就曾提出“要将整个城市的底部架空,让行人、汽车、停车各自在不同的速度级别中运行,而城市的管线则会像工厂机器中的零件一样安装
学位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产业的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医院室内空间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就诊体验的需求。医院作为治疗疾病的场所,如今也承担配合医生治愈患者的功能。综合医院门诊空间承担了医院大部分诊断和治疗功能,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疗空间的发展历史来看,医院从单纯的提供治疗的场所,转变为与医疗流程与医疗工艺为导向的功能性空间,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转向为以患者行为心理体验的治愈性空
学位
“和合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和合”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特有观念,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和合”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所谓的“和”即和睦、和谐、和平;所谓“合”即结合、合作、融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和合文化”作为集儒、释、道等多家思想于一体的思想观念,对当代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为了使中国园林的发展与时俱进,与现代的社会追求相一致,在“和合文化”的架构下,将中式古典园林的优良之处予以挖掘、整理,对中国的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化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各类文化建筑,美术馆就是其中一类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美术馆空间,文本将从叙事的视角构建美术馆空间,解决一些美术馆存在缺乏场所感和体验感的问题。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并结合现象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拓展理论的研究方法讨论如何从空间形式和建筑语言两方面构建美术馆。第一部分首先是对叙事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的
学位
“福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甲骨文的象形,到后来的象声、表意以及象征比喻等等皆是生活中对长寿、福气追求的文化积淀,彰显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追求。而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福寿文化”的载体,其内容更为丰富,表达方式也多样而变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福寿文化,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树立
学位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及民俗文化等。辽河流域作为中国七大河流流域之一,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从而形成了众多文化景观鲜明的传统村落。辽河流域传统村落记载了丰富的人居文化,是辽河流域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对辽宁省辽河流域内传统村落进行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平原水岸型、山
学位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儿童的成长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关注的焦点,居住区中的儿童活动场地,是儿童使用率极高的公共场所,也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有益户外环境,是新时代下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精神和生活组成部分。因而居住区儿童乐园景观设计成为景观设计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住区儿童乐园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基于成本以及商业追求的考
学位
矿山废弃地是采矿后废弃的场地,由于其独特的工业文化、再生设计的基础和需求、自然环境生态修复的要求,已成为景观设计学科研究的热点。而雕塑艺术在特定空间内以一种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而存在,反映了社会文化、表达了审美、情感以及理想,是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矿山废弃地中破损的地形地貌、污染的土壤、残存的工业活动机械设备、工业文明衰落的场景等都是雕塑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因此探索雕塑艺术在矿山废弃地景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