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有源箝位反激式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激式电路具有诸多优点,比如拓扑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元件数量少、可靠性高等,因此在开关电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单纯的反激式电路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在主开关关断时,漏感能量通过开关管寄生电容释放,形成LC振荡,导致开关管两端电压VDS出现尖峰,电压应力高,开关管损耗增加,整体的效率降低。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反激式电路中加入箝位回路,以使得变压器漏感的能量有一个释放通路。其中,有源箝位方案克服了无源箝位的缺点,漏感能量可以通过箝位支路,最终传递给负载,加以利用。同时通过控制死区时间以及合理选择元件,可以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降低开关管损耗和EMI。但这种方案增加有源器件,电路的控制更加复杂。此外,也存在轻载及空载时电路循环能量大,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有的有源箝位控制芯片为了满足全负载范围内的高效率,一般根据负载情况进行分段控制,其中有源箝位的控制策略大多比较复杂,相应的芯片外围电路也比较繁杂,实际应用并不方便。本文结合目前有源箝位反激式电路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有源箝位电路的控制策略问题。在总结现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在实施上较为简单的控制方法,同时兼顾了效率、功率密度等其他指标,在控制策略上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性能。同时,GaN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具有低导通电阻、高开关速度等优良特性,应用于有源箝位电路中,取代传统硅器件,有望使电路的性能得到质的提升。本文同时关注GaN器件在有源箝位电路中的应用,采用GaN器件作为开关管,通过样机实验验证其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交通拥堵与交通安全问题,而车辆换道行为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驾驶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通行能力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此外,交通管控
现代战争对于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高价值弹药对目标的高效毁伤,对引信安全系统控制模块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强大,电路也越来越复杂,在武器系统的应用中,
给结构敷设粘弹性阻尼材料是减振降噪领域一种较为常用的被动控制方法,在航空航天、船舶、车辆等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为各种工程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减振降噪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
随着国家“三深一土”战略以及大陆科学钻探等项目的实施,海洋、极地以及地球深部等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钻探工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向这些领域拓展开来。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愈
油气资源的采集过程中油气井出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出砂会对整个油气资源采集工程带来危害,但是现有的出砂监测仪器大多功能单一,缺乏对油气井出砂情况的直观显示。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油气井出砂在线监测超声阵列成像方法。本文提出的出砂监测方法以阵列式传感器拾取的砂粒撞击油井管壁的出砂信号为基础进行成像处理。相控阵出砂监测的过程中砂粒撞击产生的声波到达阵列传感器中各阵元的距离不同,所以相控阵中不同阵元采集的
2014年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职工持股计划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目前职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现有文
东汉中晚期,自然灾害频发,外戚宦官乱政、地方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同时,经学由盛转衰,诸子学重兴,思想文化多元并存。士人普遍面临生存艰难、入仕无门的难题,为排解命途坎坷的忧惧,受道家学说之观照,他们或选择抽身远翥,或于山水间缘情求性。仲长统将卜居清旷之理想付诸笔端,创作出为后世文人称诵的《乐志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仲长统《乐志论》的经典建构过程,从时间维度而言,包括文本生成过程和作品接受过程;从空间维
薄壁柔性轴承是工业机器人中常用的一种轴承,使用过程中经常承受周期性的交变应力,滚子与滚道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磨损是薄壁柔性轴承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针对这种现状,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因其独特的钻井优势,已经得到了国际石油界的高度认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可控弯接头指向角的调节是实现PDC钻头精准钻进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还比较少,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项问题展开研究,为井下闭环可控弯接头指向角对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在研究井下闭环可控弯接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偏心环组在井底的运动轨迹以及指向角与内、外偏心环
低音提琴重奏课程是室内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低音提琴演奏专业主要倾向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演奏为主。为了培养学生们更加全面的音乐素养,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首次将低音提琴重奏课程纳入低音提琴人才培养中,开启了低音提琴重奏学习的重要篇章。本文共三章:第一章、介绍毕业音乐会曲目;第二章、共分为三节,笔者首先介绍了我国低音提琴重奏课程的历史演进过程,其次阐述了低音提琴重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