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n基因上皮特异性敲除小鼠角膜病变及其部分机制的初探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角膜病引发的角膜混浊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Mycn是Myc原癌基因家族的一员,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多种细胞过程。国内外对Mycn基因的研究重点围绕肿瘤的发生。在先前的研究中,本实验室使用化学诱变剂乙烷基亚硝基脲(ENU)诱导小鼠突变获得一例Mycn基因点突变角膜混浊小鼠模型。随后从美国杰克逊实验室引入MycntmlPsk/J(Mycnflox/+)鼠以及广泛表达Cre重组酶的EIIa-Cre工具鼠,进一步确定了Mycn基因突变与角膜混浊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部分角膜混浊小鼠在初生时呈眼睑开放表型,故将角膜混浊小鼠分为初生时眼睑闭合型及开放型两种,并已对眼睑开放型角膜病的发生原因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确定Mycn基因上皮特异性敲除是否也可以获得类似的角膜病表型并进一步对其中眼睑闭合型角膜病的发生机制进行初探。1.Mycn基因上皮特异性敲除角膜病小鼠的获得将从美国杰克逊实验室引入的Mycntm1Psk/J(Mycnflox/+小鼠以及皮肤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K14-Cre工具鼠两种小鼠配种,最终获得上皮特异性Mycn基因敲除小鼠(Mycn-/+),该小鼠出生后表现为角膜混浊表型。部分角膜混浊小鼠在初生时呈眼睑开放表型,故本文研究的Mycn-/+角膜混浊小鼠也可分为初生时眼睑闭合型及开放型两种类型。2.Mycn-/+小鼠角膜病理组织学观察对3周(3W)小鼠眼球HE染色发现:(1)眼睑闭合型Mycn-/+角膜病小鼠角膜上皮细胞出现空泡,角膜内皮细胞部分缺失,且其缺失下方晶状体变性;(2)眼睑开放型Mycn-+小鼠角膜上皮局部增厚,角膜基质层可见明显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W小鼠角膜上皮细胞角蛋白keratin 12(K12)、keratin 14(K14)、keratin 10(K10)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对照组小鼠角膜上皮所有细胞K12组化呈阳性;基底层少许细胞K14呈弱阳性;K10呈阴性;(2)眼睑闭合型Mycn-/+小鼠角膜上皮细胞K12表达呈阳性,但局部信号减弱;角膜上皮细胞层K14表达呈强阳性;K10表达呈阴性;(3)眼睑开放型Mycn-/+小鼠角膜增厚区K12呈阴性;K14表达呈阳性,但增厚区信号减弱;增厚区局部上皮表层细胞K10表达呈阳性。对3W小鼠角膜上皮整合素beta4亚单位(Integrin beta4)组化结果发现正常小鼠整合素beta4阳性细胞仅在角膜上皮基底层分布;眼睑闭合型Mycn-/+小鼠整合素beta4表达于整个细胞层并且信号增强;眼睑开放型Mycn-/+小鼠beta4表达呈阳性但在增厚区较弱。3.Mycn-/+小鼠晶状体泡分离缺陷及其机制的初探为确定闭合型角膜病变发生是否与胚胎期晶状体泡与表面外胚层分离缺陷有关,分别对胚胎期11、12及13天(E11-13)左右小鼠眼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证实Mycn基因敲除可引起小鼠胚胎期晶状体泡分离缺陷,是引起闭合型角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Mycn基因敲除可引起E-cadherin表达上调,是导致晶状体泡与表面外胚层分离障碍的可能原因。结论:本研究发现Mycn上皮特异性敲除同样可以导致小鼠角膜病的发生,其中闭合型角膜病的发生与该小鼠胚胎期晶状体泡的分离缺陷有关,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探。本研究丰富了Mycn细胞生物学功能并为人类部分遗传性角膜病发生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脑肿瘤之一,通过浸润周围组织生长的特点,可分为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s,HGG)。HGG的侵入性强,死亡率高。临床上治疗胶质瘤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类属北方秧歌。她既高雅又深沉,既刚健又柔美,既热烈又苍凉,其独特的风韵,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沉的内涵,粗犷而细腻的艺术
目的:将入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参附针联合益气活血合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
羊毛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具有柔软、保暖、轻盈、抗皱、抗静电等优良性能,可广泛的应用于高档的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但是羊毛纤维表面包覆一层致密的鳞片层和疏水性的磷脂层,导致羊毛润湿性差、易毡缩变形和滋生细菌,使得羊毛织物在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提高织物的机可洗性、美观性和穿着舒适性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利用生物酶对纤维进行接枝改性的研究,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的广泛关注。本文
《社会语言学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是罗纳德·沃德华编写的一本介绍社会语言学的教科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各种功能。本次翻译实践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类,笔者采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笔者翻译的部分介绍了语言变异、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民族志学和民族方法论等方面,着重分析语言和
互联网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即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这需要完善各部门法来予以规制。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愈演愈
本篇论文基于前人对厚重翻译的相关研究,试图从庞德的“语言能量观”视角出发讨论厚重翻译作为翻译策略而言有何不足之处,并以庞德《诗经》译本为例,探讨译文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对于国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国内对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可参考的书籍不多,因此在阅读国外社会语言学书籍时,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该翻译选取的原文本为《社会语言学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第三版,由罗纳德·沃德华(Ronald Wardhaugh)著。根据导师的推荐,译者与小组六名同学共同完成本书的翻译,译者负责翻译第六十一页至第一百一十六
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频繁地与各国科技领域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大大提升了社会对科技会议口译的需求与关注,对译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口译实践是
笔者极为反对站在干岸上将社会工作外化于己、当作一种差事接案结案、视为一种技术不带感情的种种肤浅工作方式。社会工作实务过程通用模式(接案、评估、计划、介入、结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