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一种认知模式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法是一种激励知识创造,促进科技、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法律。但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代价的,这主要表现为专有权的授予限制了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为此,需要在对知识产权这一私权的保护和社会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接近、利用、传播之间进行利益平衡,以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总体福利。为了实现知识产权法的目的,确立利益平衡原则、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具有关键的意义。正是基于利益平衡在实现知识产权法的目的、建构知识产权法的各种制度中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利益”的角度考察,将知识产权法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并以利益的“平衡”为视角,解读知识产权法的本质。   本文论证了利益平衡原则与机制成为知识产权法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具有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双重属性的知识产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本文以利益平衡为基点,围绕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这对基本矛盾,探讨利益平衡机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所涉及的各种权利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提出了一个以利益平衡原则、机制为基础与核心的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框架与体系,旨在提升对知识产权法理论的系统认识,为知识产权法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模式。   利益平衡原则既包含了知识产权法的公平正义原则特别是分配正义原则,也包含了经济学上的效率原则。基于此,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强调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强调公平正义原则、财产的安全与自然秩序的法学研究方法与强调市场与效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并用的原则,但仍然立足于法学特别是法理学研究方法。一方面,本文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知识产权的私权性、私权的正当性及其扩张,以及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的内涵与表现,以全面把握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天平”的两端,即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本文以知识产权法中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商业秘密法为研究对象,在知识产权的立法目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必要性、基本框架、模式和立法原则。   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是国家平衡知识产权人的专有利益(垄断利益)与社会公众接近和利用知识、信息的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尽管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并且不同的知识产权法在不同时期利益平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利益平衡状况的不断追求却是知识产权法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从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论和财产的法学含义出发,对与信息保护密切相关的信息权利、信息产权、财产等三个基本范畴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以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该文选取
中国金融业应该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金融业在发展初期,中国自然地采用了混业经营的模式.但由于当时金融业内部控制力不强,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多项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但是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了中国企业的技
本文以温州为个案,从社会资本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社会资本产生到后期的发展变化历程的分析,探讨了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应该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个人交往关系的转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
中国法律近代化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始于清末民初的法律精英们的殚精竭虑。他们当中既有受西式教育影响颇深的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又有军阀、政客这样的群体。袁世凯正是这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湖南省委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湖南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加快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必须大兴亲民爱民之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