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选举制度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西方选举思想传入中国,经过萌芽与演变,为民国时期选举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湖北军政府开始,历经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在各个时期均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件,初步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机关的选举制度,即国会议员选举、省议会议员选举及大总统选举制度。本文旨从民初选举制度本身入手,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在考察其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对民初选举制度进行简评,并探讨制约民初选举民主性的主要因素,以求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并为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写作分四章展开,主要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 民初选举制度在中国的产生条件。本章主要分析了民初选举制度产生的思想、政治条件。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传入,西方选举制度也通过多种方式被介绍到中国。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了解学习的基础上,也初步构想了中国选举制度的框架。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选举制度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在中国确立和实践。这些理论及实践即为民初选举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胜利,传统世袭制度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刚刚确立,政权合法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寻求确认政权合法性途径的过程中,选举制度得到认可,成为确认政权及领导人合法化的主要途径。这个寻求政权合法性的过程即为民初制度的产生做好了政治上的准备。 第二章 选举制度在民国初年的产生与演变。湖北军政府时期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其中对于选举的有关规定莫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制度的基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民国初期的选举制度,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制度奠基石。北京政府时期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省议会议员选举法》、《大总统选举法》等一系列的单行法律法规,基本构建了民国初年选举制度的基本框架,完善了民初选举制度。 第三章 民初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概述介绍了民初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及大总统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总结其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第四章 民国初年选举制度的实施情况及评价。考察了民初国会议员、省议会议员及大总统选举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为适应交通量增长对道路的要求,大部分高等级公路选择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已有的多智能体人口模型没有考虑劳动力供需关系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快速工业化地区模拟中具有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SPM-ELM),建立了经
<正>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是高龄、高危人群,属于高风险服务行业,如何规避养老服务中的服务风险,减轻养老机构因服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每个养老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多年冻土地区道路修筑一直被视为世界性难题,公路路面特殊的使用和施工条件对路面材料与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从路面材料和结构两方面,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进行
传统手工技艺是文明的印记。但在中国古代,传统手工技艺常被简单看作“工匠传统”,以各学派文人为代表的“学者传统”甚少对其予以关注,大多认为这不过是制作器物的粗鄙手工而已
在中国宪政思想史上,发生在1920年代的省宪思想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它是部分学者文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分析认识和对西方理论学习借鉴的结果,他们试图用联邦制来改造中国,通过联
网络虚拟财产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法律在面对网络虚拟财产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时显得措手不及。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定位问题已经在学术界和司法界引起广泛的争
马云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闭幕式”的演讲时,提供了一组数据:“今天,全球有32亿互联网用户,其中15亿是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第二个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
报纸
<正>《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指出:"在省部级单位开展活动期间,省以下地区部门单位,不要等待观望,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该
<正>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由于支配心脏和血管的自主神经纤维受损导致的心率控制和血管动力学异常,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各项并发症中最严重且最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