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多元智能理论的地位日显突出。但是,当今的学校受传统的智力测验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这种思想在学校的集中表现就是一元化教育,即通过学习相同的课程,用学生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的好坏进行衡量,考高分的就是好学生,智力较高的学生;相反,考不了高分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或是智力较低下的学生。这样,学校的一齐活动必然围绕考试分数来进行。但实际上,考试的分数只能反映学生智力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并不能全面的衡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智力水平。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人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着智能优势。并且,各项智能的是在不断发展的,弱势智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势智能。本文在分析常见的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阐述,并在借鉴其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与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均得到协调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由于现阶段的实际,考试和分科教学不可避免,所以本研究只在学科范围内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对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实际和现阶段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各项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通过讲故事,听故事,参与小组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通过分析综合方法、比较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假说方法、联想思维法等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通过化学实验,师生合作实验,家庭小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通过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利用图表,图解,图像,照片和激发想象等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通过创造满怀激情的学习环境,欣赏与内容有关的音乐,把学习内容填入乐曲或创新乐曲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通过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化学元认知教学,自我指导学习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通过充分利用化学课内课外资源,以及网络媒体中的资源来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利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和实验进行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在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学生的自我评价认为,通过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自己的多元智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将多元智能整合到高中化学课堂,可以使学生的成绩和多元智能均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生产规模的空前扩张,人类的发展需求和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而城市则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人口
城市公共物品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城市公共物品的特殊属性要求其在供给过程中需要政府对其进行规制。本文以西方规制经济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支撑,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城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能动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
<正>南京市一些小学以探索学生的兴趣学习、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课程空间,开发出一系列的拓展性课程,开拓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比如,把动漫引入语文和英语课堂,通过看动漫
从2007年8月19日到9月15日对吉林省全省9个地区25个市县乡镇大豆生产田,省大豆区试、生试大豆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和病样采集。结果表明:近年由于气候的原
本文以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为间接背景,以改革开放特别是乡村改革为直接背景,以乡村社会文化规范的变迁为主要视角,旨在探讨当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转型和重建问
<正>当今世界,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贫富固然重要,但人才资源的贫富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新加坡的人才立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采用NCⅡ设计,对玉米DH系在6.0,7.5,9.0万株/hm2密度下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选用的DH系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在3种密度
反拨效应通常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反拨效应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