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乡村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分析及构造设计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乡村居民人居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因地制宜的发展太阳能建筑是解决该生态脆弱区乡村民居采暖用能与室内热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西北地区气候特点,结合当地建筑特点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和心理热期望等,运用测试问卷、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北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及围护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对居民热舒适需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几种代表性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的特点和适用性做了分析,提出了适宜西北乡村民居的差异化室内热环境标准。利用建立的典型建筑数学物理模型,动态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构造方式以及热工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确定出了满足不同功能房间室内热舒适标准的建筑内外围护结构构造做法和热工参数。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西北乡村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差,居民满意度低,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太阳能建筑的地域优势。(2)由于居民在不同功能房间的服装热阻、新陈代谢率、热感觉、热接受率、热中性温度、期望温度均相差较大,居民对不同功能房间的热舒适需求有所不同。(3)结合太阳辐射能特点和居民对不同功能房间的差异化热舒适需求等,提出了适宜西北乡村民居的差异化室内热环境标准:主要功能房间昼间不应低于15℃、夜间不应低于13℃,次要功能房间室内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12℃。同时给出了适宜当地乡村民居的采暖设计策略。(4)依据提出的代表性节能构造体系,对西北乡村民居室内热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不额外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达到了西北乡村居民满意的室内热舒适标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室内热环境标准、建筑物理模型以及节能构造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文对西北地区及同类地区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及建筑构造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室内分区的室内热环境评价标准及建筑节能构造体系,为西北地区及同类地区的乡村建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服役能力。由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抗裂能力低,使得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
可展结构主要是指在不改变结构总体重量和物质组成的情况下,结构在折叠或收拢状态下可保持相对较小的体积或无应力的松弛状态,而在展开或绷紧状态下能保持稳定的可承受使用荷载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交通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也必然将伴随着大量隧道的修建。西部地区是大陆地震和强震比较集中的区域,地震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了极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粘结作用是二者能够协同工作的基本前提。但由于粘结是结构中各材料相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的因素很多,其破坏机理复杂,至今尚未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的产量也随着污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以及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难
大跨度斜拉桥作为现代最重要的桥型之一,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咽喉。一旦遭遇强震破坏,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故而,对大跨度斜拉桥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合
作为一项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膜分离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水处理膜材料多为有机聚合物,其在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等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预应力钢结构的迅速发展,投资者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大跨度空间结构提出了节约钢材、施工方便及建筑造型等各项要求,如果采用常规的网壳或悬索结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单位面积散热功率随之成倍增加,且对工作温度的均匀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微通道换热器在单位面积换
在自然界中,有着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占据了陆地面积的2/3,层状岩体因为开挖的影响,往往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层状岩体的力学性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