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壮侗语族群民间歌舞的稻作文化内涵和意义转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胜是农业县,龙胜的壮侗语族群为壮族和侗族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他们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其文化是典型的稻作文化。本文选择龙胜壮族、侗族地区传承的民间歌舞为研究对象,从民歌、民间舞蹈的角度多层面地挖掘其稻作文化内涵,探讨其传统民间歌舞在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意义的转化。壮、侗族是龙胜从事水稻生产人口最多的民族。同一族源使他们有相似的稻作文化表现,共同的地域环境,让他们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其稻作文化是在适应了龙胜山区的地理环境之后发展起来的,相比江南地区的稻作文化,他们与大山和自然更加亲近,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稻作文化。而其民间歌舞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的。民歌本身与农业文化有水乳交融的亲情联系。堪称歌的民族的壮族和侗族,素有“饭养身,歌养心”的俗语,歌与稻米如同稻作文化的双翼代表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龙胜壮、侗族的民歌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有浓厚的山区稻作文化色彩。民歌文化还体现出山区稻作民的思维机制,诗性智慧和幻想情绪共同作用于龙胜壮侗族的民歌成为他们的精神智慧。民间舞蹈同民歌一样都是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民间艺术形式,龙胜壮侗族基本是善歌不善舞的民族,但在屈指可数的民间舞蹈中仍然充满了山区稻作文化的意蕴,其民间舞蹈多数是模拟舞蹈,反映了龙胜壮、侗族人民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情况。而从其艺术上来看,也洋溢着山区稻作民族的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胜壮族和侗族的民间歌舞走过了从神圣到凡俗的过程,而在如今大变迁的时代里,他们经历着变迁与挣扎的痛苦。90年代后,由于媒体和旅游的介入,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其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对外交流和沟<WP=4>通,萌动了最初的文化自觉意识,除了了稻作民间歌舞文化底蕴的层层积累之外,还出现了新的文化意义。新的文化意义最终导致民间歌舞的艺术转化,这是龙胜壮侗族民间歌舞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具有浓厚的稻作文化内涵的民族文化,使其艺术提升成为可能,它是杜绝文化流失与文化断裂的途径,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归宿。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物质水平的提高。留意一下生活,很容易发现自己已经被置于一个由笔记本电脑、商务通、PDA、数码摄像机、MP3机等新产品所构筑的新环境中。沿用从技术的角度命
外国风险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发展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吸引外国风险投资的环境不完善。本论文从介绍风险投资概念、基本特征和外国风险投资特点入手,对吸引
<正>2012年8月22日,山东省曲阜市九龙潭渔场在成鱼塘投喂膨化饲料时,发现花鲢吞食膨化饲料。之前,该鱼塘投喂硬颗粒饲料时,花鲢只是吞食硬颗粒饲料的破碎粉末。对此,笔者在鱼
南洲水厂作为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的饮用水生产厂,厂内每个生产环节的水质监测和控制都至关重要。介绍了南洲水厂的在线水质监测仪表系统的配置情况和设计思路。介绍了该水厂西
分析哲学注重语言本体、语言所表达命题和概念的分析与辩解。教育领域中对分析哲学的运用促使教育把"分析"作为思维的工具、把"澄清"作为清思的前提来阐释教育本体。为了摆脱
<正>编者:请介绍下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位
文章从薪酬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一网络科技公司公司的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工资构成要素不合理、员工间薪酬平均化、福利单一等问题,并指出这是由于薪酬管理理念落后、公司成立
本文从CSSCI数据库遴选了《档案学通讯》和《档案学研究》两种期刊,分析了2003-2012年10年间这两种期刊了高产作者以及高被引作者,确定了档案学领域的核心作者,并对这些作者
<正>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一)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1.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第一,传统成本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最大限度的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成本来谋取成本的最小化和企业利
<正> 所谓资本支出,是指那些适应企业今后生产经营上的长远需要,不能由当年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支出。例如,厂房设备的扩建、改建,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产品的改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