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叶面积指数估算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竹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持碳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面积指数(LAI)作为森林冠层重要的结构参数,是模拟冠层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的主要变量,也是影响冠层与大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用于毛竹冠层碳水循环模拟和验证LAI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地面LAI估计结果都是基于未经验证的地面遥感方法获得的。另外,以往地面遥感观测估计的毛竹冠层LAI在2.2m2·m-2~6.5m2·m-2,与毛竹林这种叶片极其浓密冠层的视觉常识不符。为了探究毛竹冠层LAI的准确数值,本研究通过破坏性测量获得了毛竹的异速生长方程,并将其用于毛竹冠层的LAI估计中。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毛竹冠层的LAI范围在6.7m2·m-2~30.6m2·m-2,远大于以往研究对毛竹LAI的估计结果2.2m2·m-2~6.5m2·m-2;(2)毛竹林LAI与林分密度是强线性相关关系(R2=0.9472,RMSE=1.3433);(3)数字半球摄影法(DHP)低估了毛竹林的LAI;(4)DHP估计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e)与毛竹LAI之间呈强相关指数关系(R2=0.734,RMSE=3.011)。根据上述结果,建议分别采用异速生长方程、林分密度与毛竹林LAI的经验关系和Le与LAI的经验关系三种方法进行毛竹林LAI的估计。
其他文献
伐桩是毛竹林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粗木质残体之一,其分解对竹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以及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毛竹伐桩的分解及其元素释放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氮沉降背景下。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大气氮沉降,研究不同强度氮沉降(对照:0 kg N·hm-2·yr-1,低氮:30 kg N·hm-2·yr-1,中氮:60 kg N·hm-2·yr-1,高氮:90 kg N·hm-2·yr-1)对毛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分布广,种植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非木材森林资源。反转录转座子在植物基因组中含量丰富,能够调控基因表达,改变基因组大小,是引起毛竹基因组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开发了5个SSAP(Sequence specific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并将其应用于毛竹种下变型及毛竹实生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毛竹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提
为揭示和掌握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关系,以浙江省2004年、2009年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研究材料,基于单木生物量模型计算林分前后两期生物量,并据此计算得到生产力。对林分生产力的形成分解为保留木生产力、进界木生产力、枯损木生产力和采伐木生产力等4个部分。从六大结构、20个指标对林分非空间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相关性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逐个研究林分生产力及其4个部分生产力与非空间结构
赤霉素(GAs)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激素之一,在细菌、真菌、植物中广泛存在。GAs的生物合成与代谢是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过程,涉及的关键酶主要来源于3个基因家族:萜烯合成酶基因家族(Terpene synthases,TPS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家族(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和最后阶段发挥效应的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家族(2-oxogl
随着可持续建筑概念的提出,天然材料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效利用丰富的可再生竹子作为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竹材存在润湿性和胶合性能差的问题,并且竹材色泽单一,易霉变和易燃等缺点阻碍了竹材的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的竹单元进行润湿性能改性,改善竹子表面性能,来提高竹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率。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带青带黄的竹条作为基材
在城乡大范围发展过程中,曾经完整、种类繁多的白鹭生境变得破碎分散,绿地建设与白鹭生境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不可避免。近年来,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导下的白鹭生境景观化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白鹭及其景观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未来更多的郊野公园、美丽乡村等的建设将涉及范围更大的白鹭生境,针对白鹭景观的更多相关研究亟待开展。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史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掌握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青山湖国家森林公
hERG(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是快速延迟整流IKr的基础,IKr结束了心脏的收缩期,对心脏的复极阶段起重要作用。hERG通道的功能缺失可导致Ⅱ型长QT综合征(LQT2)和短QT综合征(SQTS),其中每一种都可能导致心脏尖端扭转和猝死。而S1链作为hERG通道VSD区域极其重要的一环,对S1的研究却非常少。其中有研究表明S1链中的421位点如果从苏氨酸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的直接驱动因素,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IPCC第五次报告进一步指出,森林减少及土地用途改变导致的排放量高达1800亿吨碳,占人为CO2累计排放量的33%。因此,再造林等土地利用计划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和LUCC对森林时空动态
本研究以一株分离自渤海海泥的贝莱斯芽孢杆菌CT2628为研究对象,对其促生长与抗逆作用进行探究。通过对菌株自身的促生抗逆特性和该菌株与植物间的互作研究,初步揭示了该菌株促生抗逆的作用机理。1.对贝莱斯芽孢杆菌CT2628进行促生、抗逆的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株具备促生的特征,如具备产生物膜、固氮、解磷、产铁载体和产IAA的功能。菌液可溶磷量高达162.1 mg·L-1,产IAA的量为43.67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