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考察对象是1949-1989年间中国大陆当代诗歌的形式特征。本文首先反思了诗歌社会学批评方式及其局限性,指出建国四十年诗歌批评尚未进入真正的多元话语时代。由此,提出了在诗歌研究中引入本体论研究、将诗歌研究作为文学科学研究对待的主张。这种集中关注诗歌“文学性”的研究方式,最终将落脚于诗歌的形式研究。在梳理了自毕达哥拉斯开始的西方形式研究传统后,本文指出了东、西方在形式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并进一步提出了将“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形式”自立为“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借鉴西方形式批评理论成果,廓清了“文本”、“语言”、“结构”等形式研究的基本概念,将本文对于建国四十年诗歌的形式研究界定为建立在诗歌语言分析基础上的内、外形式研究。第一章,本文简要梳理了颂歌的发展历程并在指明其具有自身形式传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1949-1957年间颂歌的形式特征。建国初期的颂歌以半自由体和半格律体为主,表现出了在“红”、“白”之间游移并以红色为主的语体色彩,并采用了适应广大工农群众需要的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式建构方式。在颂歌结构形式分析中,本文引入了叙事结构的概念,试图通过探究言说者、景物、人物、意象等形式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揭示颂歌文本自给自足的内在世界。颂歌中的言说者立足于“人民”立场言说,景物是具有时代特性的景物,“言说者-景物”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传统“我-物”关系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人物-人物”之间的行为承续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X遭遇Y——Y影响X——X与Y确立关系”;其意象体系也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黎明、春天和诞生’+时代象征物”。而颂歌中言说者、景物、人物、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构建的中心节点就是“人民英雄”塑形。第二章,本文首先明确了对“地上诗歌”的审视范围,重新梳理了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内“地上诗歌”的发展历程。与建国初期的颂歌相比,“地上诗歌”具有格律化加剧的倾向,并在语体色彩上空前强化了红色的主导地位。在语言技巧方面,与颂歌相比,它更加重视用典和夸张(如数量词的使用)。而大量的实用语言特别是政治术语进入地上诗歌文本,则严重削弱了其文本“诗性”。与颂歌不同,地上诗歌的言说者其言说立场发生了向阶级立场的移位,景物显得贫乏
其他文献
从评估机构及类型、评估法规建设、评估理论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 ,分析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一是评估主体多元化 ;二是评估方案更加规范
在建立普陀山多宝塔"四有"档案工作过程中,比较藏传佛教建筑艺术风格,探讨多宝塔外在形式渊源以及内在文化特质,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提高了对多宝塔的认识,强调多宝塔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联系实际,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同
振动和噪声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的振源、不同传播土层、不同的建筑及基础形式和不同的隔振方式等各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
为了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亲水性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本文通过对苯二甲酰氯、双酚A、1,6-己二醇和低聚乳酸进行本体熔融缩聚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co-
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想,是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规划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
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电视访谈会话中具有话轮把持功能的语言标记,以及它们和说话人的社会身份特征之间的相互顺应关系。根据"实话实说"访谈会话中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将他们分
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晦涩难懂,充满象征隐喻,历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的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按照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虽然不像后期作品那般引人注目,但《都
“红色传奇”在十七年文坛上的“昙花一现”,是当代文学流程中一个颇为令人深思的现象。这些深受时人喜爱,甚至堪称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革命叙事,为何在一个彪炳以“文学大
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人格倾向,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课程追求的核心目标,这种人格倾向的核心,又应该是人的主体性智慧。人的主体性智慧是指个人把握自己与周边环境共同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