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户外标语的生态研究--以杭州、金华、义乌、横店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un0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生态学是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交叉性学科,重视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户外标语处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人群环境以及自身的内部环境中,是城镇形象的窗口,也是语言和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符合语言生态要求的户外标语,能够提升城镇形象,增强城镇软实力,为实现城镇语言生态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金华、义乌、横店的户外标语为例,从语言生态的角度出发,把握户外标语的内外生态系统,探索户外标语内部发展的生态规律,探究户外标语在不同环境中发挥的生态功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生活的质量,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语言生态问题。
  从语言内部生态系统来看,户外标语在语音、结构、语义与语用上各具特色。在语音上,户外标语简洁明快,在音节数量上主要以四、五、六音节为主,多采取押韵、平仄相间等方式,使标语和谐悦耳;在结构上,简单分明,层次清晰,运用对举、排比等多种结构方式,并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结构,具有整齐美的特点;在语义与语用上,用词简洁,词义指称明确,广泛使用人称代词,增强语言亲和力。不同语言元素的搭配方式使户外标语成为城镇中最活跃的语言景观,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语言外部生态系统来看,不同的因子对标语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政治因子是影响户外标语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户外标语的发展。历史文化因子赋予户外标语文化色彩,城镇特有的文化传统为户外标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不同城镇的户外标语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杭州是闻名中外的“生活品质之城”,发挥着省会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金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宜居之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义乌是家喻户晓的“世界小商品之城”,是小商品的海洋和购物者的天堂;横店是主题鲜明的“影视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
  总体而言,城镇户外标语呈现出较为和谐的一面,但仍存在部分非生态现象,影响了城镇语言生态和谐。学术界和城市管理者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语言入手,维持语言内部生态系统和谐,保持语言外部生态环境稳定,积极发挥人群系统的作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摈弃一切消极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进城镇语言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城镇真正成为和谐的生态宜居之所。
其他文献
目前,毒品犯罪已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抵抗的敌人,毒品的浩劫几乎席卷了每一个国家,毒品的泛滥引发的毒品预防和治理又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它与我国和谐发展的思想相违背,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背道而驰,毒品犯罪急需得到遏止、控制和处罚。另外在毒品犯罪的另一端是一群默默奉献、不畏牺牲与毒品顽强斗争的警察们,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缉毒工作,他们以血为誓、以命作抵,他们的每一次任
学位
信息公开制度作为衡量政府行政是否符合民众需求、是否体现公民意志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民主政治与集权政治的重要区分标准。正如麦迪逊所言:“一个政府若未提供人民所需的资讯,或者未建立人民请求资讯的渠道,那么这个政府只不过是一场闹剧或者悲剧的前奏而已,甚至两者兼是。”1可见,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下的工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违法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迅速上升。违法建设的大量出现,严重妨碍了城乡建设规划布局,不仅挤占和浪费了土地与空间资源,而且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和利益,违法建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毒瘤”。  目前在违法建设执法上,许多城市都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在立法上,对违法建设的界定模糊,执法主体尚不明确。在执法中,暴力抗法现象
学位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篇著名文章,写于1938年5月至6月。纵观学界,现今对该文的研究并不少,但对其研究的视角偏单一,较多学者关注的都是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其著名的军事战略思想。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到《论持久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表现为
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
学位
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汉语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对《抱朴子内篇》《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三本语料中的形容词进行穷尽式的梳理,从词类成员构成、句法功能等角度对该时期形容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魏晋南北朝汉语形容词的特点,并揭示其与上古、近代以及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全文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以及古汉语形容词的研究现状,并对语料价值、语料版本选择、本文研究方法作了简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古汉语形容词,以《尚书》《论语》《法言》为中心语料,穷尽统计三种语料的形容词,全面考察其构成和句法功能,试图揭示形容词在上古汉语中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上古汉语形容词与中古、近代汉语形容词的异同。  全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选题原因及意义、语料价值,分析了上古汉语形容词以及三种语料的研究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版本选择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
学位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回指就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中心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究,但对于回指中的特殊回指现象—概述回指却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人民日报》专版“人民时评”中的100篇新闻评论作为研究语料,基于汉语语篇事实,分析汉语概述回指的界定、类型和特征,先行语与回指语之间复杂的回指关系及其功能。文章共有五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
学位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颇具特色的表达方式“不X也X”,比如“不漂亮也漂亮”。从表面上看,该格式前半段否定了“X”,后半段又肯定了“X”,其实它是一种表达转折义的格式,其在形式上对比鲜明,在语言表达上显示出丰富性和生动性。本文通过收集语料,分析语言事实,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不X也X”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是“不X也X”的构成及句法功能。“不X也X”格式中的“不”用在性质形容词、动词和极少部分名词的前面表
学位
“六书”最早是由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出定义:“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髓体诘诎,曰月是也。三曰形謦。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然而在具体的训释中,由于“转注”“假借”的观点未能明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