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戏剧的诗性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郭沫若戏剧中鲜明的诗性问题,从表现、溯源、本质及形式等方面展开对郭沫若历史剧中诗性渗透的阐释及探寻。通过对郭沫若历史剧文本和其基本文论的梳理和把握,进一步探究郭沫若诗化历史剧的形成机制和审美特性。对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诗性渗透的探讨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章,诗人与诗教。写剧本的郭沫若本质上是个诗人。文体偏好上他天然地爱诗,认为“诗是情绪的直写”,“小说、戏剧都没有诗的直切”。他的文艺观是以诗为中心的文艺观。以“抒情说”为核心,包含内容与形式上,“自我表现”和“自然流露”两个方面。以诗人的身份写作,郭沫若把剧当诗来写,堪称“不采诗形的诗”。除了抒情,郭沫若的历史剧又有鲜明的教化的特征,是他以传播和发散为核心,以改变和创造为旨归的生命诗学观的具体表现。他的生命诗学观,融合了诗教与高台教化。其中,诗的教化占据核心位置。第二章,诗情与诗性。在创作的源头,郭沫若推崇歌德的“主情主义”。其戏剧中有一条明显的情绪线,其戏剧结构也是一种情绪结构,这种视情绪为生命的情绪诗学是郭沫若感知世界和构建戏剧结构的方式。在情绪的主线下,郭沫若还构建起了他“失事求似”的历史诗学观,想象与虚构就是他史剧创作观的诗学核心,创造性地把剧当诗来写,郭沫若从中发掘了诗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章,诗艺与诗美。本章着重探讨郭沫若戏剧中的形式问题,与以往研究者重分析郭沫若诗化戏剧形成过程中受到的西方影响不同,笔者认为郭沫若的诗化戏剧更多的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是将中西文艺观去芜存菁,融为一炉而成。关于郭沫若的诗化戏剧,本质是为剧诗还是诗剧,笔者也进行了分析。同时,具体从语言与节奏、意象与意境等四个方面着重分析郭沫若诗化戏剧中诗的因素是如何融入剧的,诗的美又是如何转化成剧的美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当代女性在公益事业领域的优势凸显、就业增多,在公益事业领域创业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为了了解我国公益性事业女性创业者的基本情况以
本文从土壤凝结水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北方土壤凝结水的研究情况。在土壤凝结水的研究现状中详述了土壤凝结水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水汽来源
近阶段,媒体从一开始的挖掘受众"注意力"然后着手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已慢慢转向打造媒体的"传播力"。但是近几年,新闻出现了公信力危机。而在媒体迅速发展,社会转型期,媒介公
随着企业经营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竞争环境愈演愈烈,企业财务集约化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财务集约化在电力集团的各级经营实体中已得到了逐步
在我国追求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大背景之下,对特殊人群给予倾斜保护以缓解、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已经成为各级国家机关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特殊人群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风险问题突出,与我国境内的外资商业银行相比,其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虽然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来的农村
本文在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其隔声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高速列车地板结构隔声水平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借鉴,具体如下:首先,应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内地板、隔
高管人员薪酬问题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的关注的焦点,他们是企业的经营决策层,所做的决策关乎公司发展方向。对于我国股份公司“两权分离”而产生的问题,需要通过公司治理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关于互联网的研究也逐渐丰富,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到微博这一即时性的个人展示的平台。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富有想象
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大跨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大跨混凝土斜拉桥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与模型修正,是桥梁健康监测中迫切需要解决但又尚未完全解决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