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扰RNA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VEGF表达及肿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有效的干扰序列,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胶质瘤U251细胞中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VEGF对U251细胞的作用;裸鼠皮下成瘤直接注射siRNA,研究VEGF的特异性siRNA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探索胶质瘤的抗血管形成的基因治疗的给药途径。[方法]一、设计并体外化学合成3对针对人VEGF基因的特异性siRNA和绿色荧光素标记的FAM-siRNA阴性对照序列,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胶质瘤U25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绿色荧光素的U251细胞,评估siRNA的转染效率;利用RT-PCR技术测定不同序列的特异性siRNA干扰后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筛选具有最大抑制作用的特异性siRNA为最佳序列;RT-PCR检测转染不同浓度的最佳序列的细胞中VEGF mRNA的表达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转染细胞的VEGF的蛋白水平,确定最佳转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二、裸鼠皮下接种U251细胞使其成瘤,分别将2.5ug、4.0ug和5.0ug VEGF-siRNA溶于50ul的生理盐水中,制成siRNA混悬液,注射在皮下肿瘤的不同部位,通过观察对胶质瘤细胞U251在裸鼠体内致瘤能力的影响及血管新生情况,探讨VEGF小分子干扰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并确定最适宜的给药量,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结果]一、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显示:转染效率达95%以上;以200nM浓度转染U251细胞,3对序列对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以siRNA-1下调VEGF表达的作用最强,抑制率大于70%,选为最佳特异性siRNA;最佳序列不同浓度梯度下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可下调16%~73%,以200nM浓度为合适转染浓度,使VEGF蛋白表达减少了62.7%;VEGF表达水平的下降促进U251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转染组为63.06±7.1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后两组分别为28.93±8.35和8.14±1.10。二、VEGF-siRNA对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在较大剂量应用时才有明显表现,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不断增强。2.0ug实验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不明显,4.0ug实验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约37.1%,5.0ug实验组的抑制率达到了57.4%左右。病理切片显示瘤体内血管数量减少。[结论](1)靶向特异性siRNA可以明显抑制U251细胞株中VEGF基因的表达,诱导U251细胞发生凋亡。(2)VEGF-siRNA可以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生长,降低其成瘤能力,抑制肿瘤内血管的形成。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促进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原交通部于2001年启动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目的在于凝聚社会科技资源
压气机叶片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加工成型的叶片与设计者的初衷有一定的偏差。为了获知偏差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合我国现有的叶片检测方法,采用单因素法数值研究了叶片扭转
为评价中化化肥缓控释肥的作用,开展了中化化肥缓控释肥对玉米增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较习惯施肥施用缓控释肥和配方肥玉米植株和果穗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显著增加,且经济效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全球第一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是亟需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
本文采取Kress&Van Leeuwen视觉图像的分析框架和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2017年最暖心公益广告进行再现、互动和构图功能的分析,旨在对多种符号模态的广告语篇中模态的意义功能
蒙药“特润舒都乐”制剂是诃子、姜黄、黄柏和胡黄连等七味药组成的新蒙成药。据蒙医理论,有清热、燥黄水、祛风、消炎、消肿、调节免疫力等功效。为了研究其对乳腺炎的抗炎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工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走向正轨,公平竞争、低耗高效也成为主流,使得招
本论文应用自行开发研制的振动成型压实设备研究提出了振动压实条件下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测定方法。从静面压力、激动力、频率、振幅和振动时间等振动压实参数以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用免疫疗法、基因治疗等新方法以及多种疗法联合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自杀基因疗法是研究较深入、具有应用前景的肿瘤
研究背景异氟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全身麻醉药之一,在体内的代谢比例很低,绝大部分经原形排出体外,因此从麻醉角度来看在麻醉减浅的同时其药理作用也会随之消失,但是随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