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作物的病害与害虫或者杂草不同,由于其不易被及时察觉,所以往往造成防治上的忽视与困难,而其危害也就更为严重。据报道,全世界单由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就多达一万种,这些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占作物年度总损失的10%~30%。当前杀菌剂仍由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的化学农药构成,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从而污染环境。同时由于杀菌剂的滥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研发出更多高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的病害与害虫或者杂草不同,由于其不易被及时察觉,所以往往造成防治上的忽视与困难,而其危害也就更为严重。据报道,全世界单由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就多达一万种,这些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占作物年度总损失的10%~30%。当前杀菌剂仍由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的化学农药构成,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从而污染环境。同时由于杀菌剂的滥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研发出更多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已迫在眉睫。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生物性多样且对环境友好。这些优点使得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将目光投递到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通过修饰来获得新型农药品种,在农药研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香豆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最早由Vogel于1820年从圭亚那的零陵香豆中提取获得,距今已有200年。后经研究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香豆素拥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HIV、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应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如蛇床子素、白芷内酯、前胡内酯、东茛菪内酯等都对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唑类化合物因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国际农药研究领域高度的关注。早在1970年,德国郝斯特公司就研发出第一款1,2,4-三唑类杀虫剂——三唑磷。随后,德国拜耳公司又开发出具有广谱高真菌杀菌剂克霉唑。其他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如三唑酮、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也相继被开发出来。本论文以7-甲基香豆素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的修饰与改造,采用活性基团拼接的方式在7位甲基上引入1,2,3-三唑与1,2,4-三唑基团。本论文共合成30种7-(1,2,3-1H-三氮唑基)甲基香豆素,25种7-(1,2,4-1H-三氮唑基)甲基香豆素,都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质谱(MS)进行结构表征。本论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苹果斑点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六种常见农作物病菌的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50 μg·mL-1浓度下,含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对草莓灰霉病原菌和黄瓜炭疽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含1,2,4-三氮唑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4c对草莓灰霉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52.6%,1b对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61.6%,1j对水稻纹枯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59.3%。
其他文献
葡萄芽休眠是在冬季不利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保证植株在低温条件下顺利越冬。目前,由于全球变暖,在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过高,导致需冷量积累不足,芽休眠无法完成,造成花芽分化不完全,萌芽不整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因此,有必要对葡萄芽休眠机理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学者从激素、化学试剂、转录组学等方面揭示了葡萄芽休眠的机制。研究表明,ABA可以
梨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在国内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第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梨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梨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干旱、低温和盐等非生物胁迫,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其中盐胁迫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探索梨的耐盐机制和筛选获得耐盐基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获得具有耐盐功能的基因是开展基因工程的前提,同时也为梨的分子技术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碱性螺旋一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携带广谱高抗白粉病基因Pm21,并且对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明显不利影响,被国内小麦育种单位广泛用作育种亲本,在我国小麦白粉病防治和小麦安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6VS·6AL易位系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对其基因组进行解析并开展其他优异性状遗传研究和基因挖掘也非常迫切。本实验室前期与捷克Jaroslav Dolezel教授合作分拣了高纯度的6VS·6AL易位染色体,并采
糖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最主要的来源,糖含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植物中的糖主要由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糖由源至库的运输过程需要糖转运蛋白的参与。然而,梨中有关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直接控制梨果实性状的相关基因,叶片的发育状况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近年来,一类新的糖转运蛋白——SWEET在水稻和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糖转运功能被发现,但是该蛋白在梨中的研究还比较
因畜禽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而引起广泛关注。土壤中ARGs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土壤细菌与致病菌之间传播,造成严重的生态风险。亟需搞清影响土壤中ARGs污染的关键因子,并发展其削减技术。作为农业生产施用的主要肥料之一,氮素施用是否影响和调控土壤中ARGs环境行为,国内外对此尚几无了解。另一方面,土壤中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物可以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吸收土壤中PAHs,进而造成作物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叶菜类蔬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食用,如何去除污染区叶菜类蔬菜中PAHs备受各界关注。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定殖具有PAHs降解功能的内生细菌可降低植物中PAHs含量。然而,以往研究多是
吡唑啉是一类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中。氰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官能团,可以高效转化为羧酸、醛、酮、酰胺、胺和含氮杂环等。氰基常见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分子中,此外,氰基的引入可以调节小分子药物的物理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将氰基引入到小分子药物中是药物化学结构改造的重要研究策略之一。烯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且廉价易得的有机物,具有丰
水稻灌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同化物向籽粒转运的过程,决定着稻米的最终产量。研究水稻灌浆相关基因,有助于揭示籽粒灌浆调控的分子机理,也能为快速灌浆水稻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突变体库筛选,鉴定到一个籽粒灌浆速率增强的突变体osmap70,突变基因OsMAP70编码微管相关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OsMAP70的互作蛋白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实验室前期鉴定到的
低温胁迫常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抵御并适应低温胁迫,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低温适应性机制。目前,对于植物如何通过冷驯化来提高植物耐冻性(<0℃)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较为透彻。但是,对于植物通过何种分子机制来抵抗0℃以上的低温冷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叶绿体内的蛋白翻译过程对冷胁迫尤其敏感,许多和叶绿体相关的基因都表现出对低温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叶绿体前体RNA在成为成熟产物
在自然界中,木聚糖是组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半纤维素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备受关注。木聚糖酶在工业行业(饲料、造纸等)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各个行业对木聚糖酶的要求也不一致。例如:在饲料行业需要在pH下仍然具有酶活性的木聚糖酶;在造纸行业因漂染,需要在强碱环境下仍然具有酶活性的木聚糖酶。因此研究木聚糖酶的pH依赖性活性机制,对满足工业行业对木聚糖酶的要求具有深远影响。GH1